七泉村東邊的足球場 -媽呀,這球踢的...這九號怎麼能射門呢?會不會踢球? -我的天,這十一號像個牛一樣,光有身體和速度,智商連五歲小孩都不如。 -還有這六號,一個中場球員完全不會組織,拿球就是一大腳...還不如去踢後衛呢。 -哎呀這個八號,他還是個隊長,笑死我了。...一位中年男人坐在看台邊緣角落的位置上開啟了瘋狂吐槽模式,他穿一身運動裝,高大的身板有些單薄。一張瘦條臉上栽著一些不很稠密的白胡須加滿頭白發盡顯出一種病容似的蒼白。 -這TM哪是踢球,分明是一群低能兒在那兒追球呢··· -你TM說什麼呢?忍你很久了,不看滾。旁邊的幾位大叔終於聽不下去了,其中年紀最大的一位瘦瘦的身架,一臉的魚網紋,頭頂上雪白的頭發,好像戴著一頂小氈帽;年紀最小的老人,頭發梳得十分認真,沒有一絲淩亂。可那一根根銀絲一般的白發還是在黑發中清晰可見。微微下陷的眼窩悄悄地訴說著歲月的滄桑;還有一位看起來已經六十幾歲,可是身體硬實得像一座石碑;還有一位上眼微微下垂,顯得無精打采,眼角邊布滿了皺紋,顯示出歲月的痕跡,瘦長的臉上長滿老人斑,下巴長的離譜,一看年輕時出過不少苦。這幾位身穿球隊主場服很認真的在看隊員們的訓練,隻是旁邊這位“白毛”的吐槽嚴重的影響了他們。 -說你呢,你這個白毛,看穿著像是讀書人,嘴裏吐出來的卻是狗屎。快滾!硬朗老人大喊說道。 -我說的是事實啊,這幫人根本不會踢球。 年紀最大的那位老大爺反駁道:他們踢得再爛,也不是你能評價的! -我就說了,你們能把我怎麼樣?我想說什麼就···-說呀!他的話還沒說完年紀最小的那位大叔起身捏住他的脖子說道。-你想幹什麼?想打人嗎?-對,我就打你。那位大叔正想好好地教訓教訓這位嘴欠白毛,另一位大叔起身製止了說道:別激動,讓他走就是了,別惹事了。-你滾吧!硬朗老人輕輕地推了一下“白毛”,白毛差點從看台掉了下來,他起身後簡單的整理了一下衣服,坐在那兒繼續看球。-你是不是聽不懂人話,說你滾呐。-你就看球啊,他滾不滾有什麼影響呢,隻要他不說話看就看唄。半年後:白毛每天準時來這兒坐在沒人的地方看球。跟前麵不一樣的是他再也沒有吐槽過他們,隻是拿了一本筆記本不停地寫東西。這一天他還是準時來到了自己的“座位”等著隊員們上場比賽。-你好!-你好!他下意識的問候後抬頭一看,對麵站著半年前的那四位大叔。-你們想幹嘛?我沒說啥。-誤會誤會!我們就想跟你聊聊。-聊什麼?我沒有必要跟你們聊天,比賽馬上開始了,我要看比賽。-上次的事完全是誤會,我們沒必要這樣吧。-上次?我已經忘了。-我們看你每天準時來這兒,無論訓練還是比賽你都在這兒看,一天都沒落下。看你也是熱愛足球之人,所以想跟你認識一下,聊一聊足球。白毛終於放下心中的恐慌客氣的說道:那你們坐吧。-我們這個球隊幾年前是我們村甚至整個市的驕傲,一直踢到中甲,但現在···-現在連業餘球隊都踢不過,你們也很鬱悶吧。-對呀,業餘聯賽最後一輪了,倒數第三...-當足球場成為隻是一個上班的辦公地,足球就已經輸了。-怎麼說?-半年以來我一直在關注這些人,總共26人-24人呀;他的話還沒說完,年紀最大的大叔插話道。-等我說完行不?-好,你說!-總共26人,其中35歲以上的有12人,都是應該在球隊征戰中甲那時在球隊效力的,有的快40了。我先不說技術,這12人無欲無求每天按時“上下班”沒有一分鍾的“加班”;25歲到35歲的有9個人,他們沒有固定工作,踢球就是他們工作;輸贏跟他們沒有一丁點的關係,他們隻要按時拿自己的“工資”就行了。所以這21人把這裏當成了自己的上班地。-那其他人呢?-我最感覺到欣慰的有五個人,其中三個是學生,第一點:他們每天下課跑回來訓練,據我所知學校到這兒有差不多五公裏的路程,他們一直是跑過來跑回去的,所以他們的體能特別好。第二點:這三個孩子真正熱愛足球的,每次丟球輸球他們的眼裏能看到失望,這些失望的眼神我能看到的是希望!-還有兩個人呢?你不是說26人嗎?-你們看那個穿白衣服的小孩了嗎?他算一個,還有一個陪著一號守門員練球的那個小孩。-這兩個不是隊員,孤兒院的兩個孩子。是村民心疼他們帶到這兒的,隻是撿球,撿垃圾的。為了吃口飯而已。-無論怎麼樣,我要是教練把這兩個人放到首發陣容裏麵培養!先說那個白衣服孩子應該15歲左右了吧?-準確的說14歲。-你們看,他現在隻是個撿球的,每次訓練完了後他在這個球場練球,最開始我以為隻是小孩子過過癮,後來發現這孩子天賦真是絕。他的速度沒那麼快但是他帶球速率和長傳精準度在這兒誰也比不了。後來我跟她聊了幾次才知道,這孩子沒有接受過係統性訓練所以他一直在練任意球。這三個月我一直在幫他訓練發現這孩子真是個難得的天才。那個陪守門員練球的孩子也是差不多的情況。-你帶他們倆一直在訓練?-是的。-練的什麼?-他們喜歡什麼我就旁邊指點指點而已,沒什麼特別的訓練。-那你到底是誰?-我叫李濤,意大利來的。-原來是假球大師啊,走了走了!-走了,原來跑到這兒保命的。那四個老人聽見李濤的名字就不耐煩的說了幾句就走了,比賽對他們來說已經失去了觀看的意義了。這支球隊已經“沒希望了”。此事後幾天內李濤一下子成了村各個角落熱議討論的對象,他每次來到足球場看球都能聽到旁邊的“熱議”;有些是無意間聽到的,有些是對方故意演給他聽的。李濤此時的心情很複雜,他本以為找到了幾個懂球的,沒想到是這樣的結局。人生最終被記住的往往是最後一件事,最後一件事決定著你的命運,而此時的李濤給別人留下的印象就是假球,千裏迢迢的“跑”回來的失敗者;要改變這個印象唯一的辦法是把之前的那個失敗不再成為他此生最後一件事!這不,此時足球場對麵的麵館這四位大叔和一位老師正在熱議這位流量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