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最低成本的賺錢圈(9)(1 / 1)

中國人甘心做一個學徒級打工仔的心態,會導致自己在文化上全麵解除武裝。西方社會所有這些文化習俗和典章、製度、條款,構成了維護他們利益的文化體係。我們進入這個體係,就會自覺地維護西方人的利益,自覺地將自己的利益理解為西方人的利益、轉化為西方人的利益。

為什麼在所有國際社會紛爭中,在所有意識形態紛爭中,都有大量的中國讀書人,歇斯底裏地破壞中國的利益,死心塌地爭取西方的利益?這就是我們在文化上自我解除武裝之後,西方文化取得全麵勝利的結果。

今天的中國,經濟上一麵付出慘重代價,一麵逐步崛起,文化上從五四以來卻潰敗百年,從改革開放以來潰敗30多年。今天的中國,最強悍的愛國主義者,也隻能有氣無力地呼籲,要在精神上強悍起來,要在文化上強大起來,以此維護我們民族精神的主體性,和我們的主權與利益。他們歇斯底裏的呐喊,也隻是要求鑄造文化之盾,守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文化潰敗時代,還不敢想象文化能成為進攻的利器。

但是50年之後,中國強大起來,中國的愛國主義者就不會再是這種思路、這種狀態,而會千方百計琢磨著如何讓自己的文化變成矛,主動謀求國家利益。那時國人也會想,這個世界上哪個地方有利可圖,咱們去教化他們,跟他們建構一個什麼聯係,讓他們的利益為中國所有。

現在中國到處買鐵礦石,買石油,價格不能由中國說了算,而由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控製,物流係統也掌握在美國軍隊手中,我們隻能全天候地點頭哈腰陪笑臉,不敢對這樣的遊戲規則、這樣的文化說半個不字。我們的經濟處在西方人製定的國家框架和經濟框架之中,中國學子得到的經濟學知識都是來自西方編寫的教材,那些經濟學教材中提到的借貸、生產等經濟學原則,都是西方人製定的遊戲規則。

幾十年之後,中國強大起來了,就不會再把“與國際接軌”這類遊戲規則奉為圭臬,到時我們就會在我們的利益立場上製定新的遊戲規則;到時候,國人也不會將西方教材視為聖旨,而是將《禮記》和《論語》等國學精粹推廣到世界上去,讓那些洋學生把這些教材奉為瑰寶。那個時候,連三千年前的古人經典,也會成為謀求國家利益的文化之矛;到時候,國人就會明白,文化的最大功能就是積極謀取利益。

文化既可以是矛也可以是盾,究竟是矛是盾,隨天下大勢起伏而變化。而對中國有利的變化趨勢,正在逐漸來臨。

每個民族所創造的賣矛誘導體係,都是一個很複雜的文化體係。

一個民族要在周邊緊張的民族關係中,擁有立足的力量,打開生存空間,就要找到一種方式,跟周邊的民族建立良好的關係,形成一個對自己有利的格局和形勢,那麼你就要找到一係列的說法,讓周邊民族對你刮目相看,承認你的優勢,認可你的利益,尊重你的意願和訴求,你就得有一套說法來證明你的高貴(比如上帝的選民之類),維護你的權力,拓展你的利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