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時期,周公營雒邑,此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東都,直屬於周天子。東周時期,雒邑為首都,其餘大體和西周時期相同。戰國時期,雒邑改稱雒陽。
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陽。西漢時期,此地區東部為東都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屬弘農郡。東漢時期,河洛地區的建製與西漢時期基本相同,隻是河南郡改為河南尹,轄區不變。
三國時期,屬曹魏。雒陽改稱洛陽行政建製基本上沿襲東漢。
司隸校尉周時官司名,掌帥領罪隸俘虜以難勞役,漢武帝仿置司隸校尉,始亦使將徒治道路溝渠之役,兼督大奸猾,後稍尊之,使察畿輔,東漢時領有一州,元所不糾,威權尤重,治河南,即雒陽也,稱司隸所領州曰司州。
司隸校尉始置於漢武帝征和四年,成帝元延四年曾省去,哀帝時複置,省去校尉而稱司隸。東漢時複稱司隸校尉。司隸校尉秩為二千石,東漢時改為比二千石。屬官有從事、假佐等。又率領有由1200名中都官徒隸所組成的武裝隊伍,司隸校尉因此而得名。
司隸校尉初置時能持節,表示受君令之托,有權劾奏公卿貴戚。除監督朝中百官外,還負責督察京師地區,起到和刺史相同的作用,但它比刺史地位高。
東漢初年,漢光武帝省去丞相司直,使司隸校尉獲得更大的權勢,朝會時和尚書令、禦史中丞一起都有專席。
東漢司隸校尉地位顯著提高,其職權不斷擴大,不但監察京師百官,而且成為司州的長官,具有州刺史的監察諸郡國權力,其屬員有都官從事、兵曹從事、郡國從事等,察舉中央百官和所鄰郡國違法亂紀之事,其職的威嚴為朝野所屬目。
決定之後,張寶向著太平道總壇而去…………
…………………………
廣宗——太平道總壇
張寶來到太平道總壇。對麵的青山和清河宛若青白二龍相依相伴。在輕煙薄舞中,一隻隻白鷺悠閑地飛翔,就像在巡視山水一般。
“大哥。”張寶站在門外恭敬的說道。
“進來吧……”這時屋內傳來幽幽的一聲。
張寶輕輕地推開了房門,徑直來到了屋內張角打坐的地方。
“漢軍有消息了……”張角微微的張開雙眼,看向張寶說道。
“是的,兄長。就在這幾天,皇甫嵩和朱雋便會率軍出戰。”
“劉宏有些忍不住了嗎?既然如此,他要戰,我便戰!”張角淡淡的說了一句,語種滿是自信。
“傳令下去,讓三弟全麵備戰,再給皇甫嵩和朱雋下戰帖,三日之後,我自當前去領教一二。”
張角傳達完指令後,微微睜開的雙眼又閉上了。
“是!”
既然兄長下令出戰了,就說明已經有把握戰勝漢軍,至於失敗……這是不可能的。
見張角不再言語,張寶俯身行了一禮,便輕輕地退下了。
但在張寶退出總壇之後,張角忍不住輕輕地歎了一口氣。
——自從成為自己親手創立太平道這個龐然大物起,自己似乎就不再擁有過平常人擁有的東西了,也許這就是……高處不勝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