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禮淑女(1 / 1)

有禮淑女

禮儀修養是一個從認識到實踐不斷反複、不斷提高的過程。要使自己成為一個知禮、守禮、行禮的人,就要將禮儀化為認識,再貫徹到行動中去,從而達到提高修養完善形象的目的。

個人形象主要是指一個人的相貌、身高、體形、服飾、語言、行為舉止、氣質風度以及文化素質等方麵的綜合表現。白領女性用禮儀來規範自己的言行、儀容、儀表,是展示個人良好形象的有效途徑。

在人際交往中,根據交往的深淺程度,可將人的形象分為三個層次:即對於那些隻知其名未曾見麵的人來說,一個人的形象主要與他的名字相關;對於初次相見隻有一麵之交的人來說他的形象主要與他的相貌、儀表、風度舉止相關;對於那些相知相交很深的人來說,他的形象更多的是與他的品行、文化、才能有關。可見,第一印象是由人的相貌、儀表、風度舉止等綜合因素形成的。對於白領女性來說,留給別人良好的第一印象,可能是成功的前奏,因為交往的第一印象具有“首因效應”,並會形成較強的心理定勢,對以後的信息產生指導作用。因此,作為一個白領女性,對“第一印象”應予以高度重視,要充分利用“首因效應”,以禮儀知識、熟練的禮儀技能和禮儀技巧作為手段,對自身的形象精心設計,展示出充滿魅力的白領風采。

外形的美麗,常常指的是漂亮的五官、健美的身段及得體的服飾等這些表象的東西,而內在的美包括的內容則更多、更重要,二者的結合才使人更有教養和風度。若一位白領女性天生麗質、貌若天仙,如果她整日濃妝豔抹,滿身名貴飾品,充其量人們隻會承認她闊綽,而絕不會稱道她的“品位”。一位先生能說會道,侃侃而談,古今中外天上地下無所不及,但如果他滿嘴髒話,恐怕人們也不會恭維他的教養。當然,對一個教養與風度的評判,不能僅以自己的好惡為標準,而應以社會的共識為尺度,它要求每位白領女性講究禮貌、儀表整潔、尊老敬賢、助人為樂,如果她的一言一行與禮儀規範相吻合,人們定會對她的教養與風度而稱道。

古語曰:禮者,敬人也。敬人者,人恒敬之。尊敬他人是獲得他人好感並進而友好相處的重要條件。反之,自高自大,忽略他人的存在,那就很難看到他人的配合,而且是一種不懂禮貌的表現。比如與人初次相見,對方遞上名片,你連看都不看一眼就裝入衣兜或隨便一放,對方肯定內心不悅。如果此人是想為你效力而來,這時肯定會想,這種人值得自己付出嗎?如果你用雙手將名片接過,用不少於30秒鍾的時間從頭到尾地看一遍,並客氣地向對方道一聲“謝謝”,對方內心肯定會有一種被人重視的優越感,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為話題的深入與事情的進展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人總是有感情的。尊重人類自然的感情,令他人不感到拘束和生疏,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溫馨和諧,這是每一個希望自己能成為優雅的女人所應當而且必須做到的。

事實上,一個懂得社交禮儀、舉止得體的女人想不優雅都難。人的表情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人的七情六欲,都可以通過麵部表情展現出來。而人的七情六欲又決定了人的儀態是否優雅。優雅的儀態又在人的日常生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總之,人們的禮儀修養,隻有在交往和實踐中才有可能形成。任何禮儀修養,如果不與實踐相聯係,那也將起不到任何作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