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今兒個挽一個輕巧的發髻就行了,素淨些,今天會跟著老太太去寺廟。”
“姑娘放心,一定教姑娘滿意。”
銅鏡看人是有些模糊的,人都看著發黃,怎麼比得了二十一世紀的鏡子,看了這麼久,依然覺得不習慣。想著是做夢一般,連自個兒怎麼到這兒的都不清楚,醒來便在一個二歲小娃娃身體裏,這讓活到快三十的沈亦瑤很是鬱悶,還好這麼多年過來了,如今也十三了。沈亦瑤,沈亦瑤,在心裏默默地念著自己這輩子的名字,自己原來叫什麼呢?怕是自己也忘了吧,那水泥森森裏的生活可不就像是做了一場夢;罷了,前塵往事,忘了也罷。
“姑娘,姑娘?”初雪輕輕晃了晃沈亦瑤,初雪這丫鬟是從小跟在沈亦瑤身邊的,自是比一般主仆要情深。
“嗯?怎麼了?”
“哎,姑娘又走神了,您這容易走神的毛病得改改了,都十三歲了,到了婆家還這般可是要怎麼辦才好。”
沈亦瑤“噗”地笑出聲,用帕子掩了掩,笑罵道:“你這小妮子,都快成老媽子了,這般年紀就說什麼婆家的,小心被肖媽媽聽到該掌嘴了。”
“是是是,我的姑娘,瞧瞧,這樣還滿意麼?”
銅鏡裏印出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梳著掛垂髻,恰到好處的發飾顯得素雅大方,瓜子臉,水汪汪的大眼睛,濃密的睫毛顯得眼睛更加靈動,好似會說話一般,此時還小,不難看出再過幾年又是一位美人。
“不錯,初雪這手藝是越來越好了。”
“姑娘梳洗好了,就請用早膳吧,也請嚐嚐初夏的手藝有長進是沒有。”從屋外進來一個同是十二三歲的小姑娘,卻是沈亦瑤一手**出來做膳食的。對於一個吃貨來說,食物好吃與否會直接影響到自己的心情,從八歲自己有了單獨的院子開始,就自己教著初夏做美食,雖說不會做,但是會說,初夏也是個聰明的,總能把沈亦瑤說的做個**不離十。
“嗬嗬,初夏的手藝一直都是很好的,這個我最清楚了。”沈亦瑤笑著說。
沈亦瑤是嫡女,住的院子自然不會偏,卻不是最好的院子,最好的院子給了她的姐姐沈亦珊,想起這個姐姐,沈亦瑤就一陣頭痛,什麼都喜歡跟她搶,偏偏還裝做姐妹情深的樣子,將老太太哄得高興,要不是這身體裏裝著一個成年人的魂,還真真讓她欺負了去,一些小事沈亦瑤是不願同沈亦珊計較的;何必在老太太跟著破壞自己大方謙讓,楚楚可憐的形象,那些個東西讓了她也不會多長塊肉。
“二姑娘來了。”劉媽媽是一直跟在老太太跟前的丫鬟,深得老太太信任,見到得媽媽蘇亦瑤也要給幾分薄麵,笑臉相迎。
“劉媽媽,老太太可用過早膳了?”
“用過了,正等著姑娘呢。”
“瑤姐兒來啦,來,坐這裏。”老太太拍拍自個兒身邊的位置,讓沈亦瑤坐下。
沈亦瑤甜甜一笑,走到老太太身邊坐下,應道,“還是祖母疼孫女。”
“看你說的什麼混話,難道你母親就不疼你了?”老太太聽沈亦瑤如此說,心裏自然多想一分,同時也明白,繼母也是難做的。不過好在沈亦瑤懂事、聽話,在氏麵前也做得很是妥當。
“母親當然會疼我,但是祖母更疼我嘛。”沈亦瑤抱著老太太的手臂撒嬌道。不管是沈亦瑤是另有所指,還是心思簡單隻是一句討好的話。沈亦瑤不說,老太太自當是一句玩笑。
“嗬嗬,你這丫頭就會哄我老太婆高興。”老太太用手點了點沈亦瑤的額頭。
“這一大早的二姑娘又說什麼哄得您老人家這麼高興呢?”王氏此時同沈亦珊、沈亦皓一塊來與老太太請安。
“講些笑話呢。”老太太樂嗬嗬的答道,便招了手讓沈亦珊和沈亦皓到跟前來,沈亦瑤便識趣的讓開了,起身站到一邊,嘴角依舊含著笑。王氏似沒看見一般,對老太太說:“母親,大姑娘今兒個也想跟您去華音寺。”
“是呀祖母,孫兒也想去,怎麼能隻帶妹妹去呢?”沈亦珊撒著嬌,嘴巴出著帶著些許埋怨,不能隻帶沈亦瑤。沈亦瑤依然麵帶微笑,不作聲,昨天可是她自個兒不願意去的。
“珊姐兒怎麼今兒個又想去了,昨兒個不是還嫌累麼?”老太太倒底沒生氣,沈亦瑤的外家是比不上沈亦珊外家的,更何況沈亦瑤沒了生母,這個外家就隻能是她沈亦瑤的外家,隻好哄著些老太太和王氏,再者,沈亦瑤終究是個嫡女,日子倒也不算難過。隻是這人心呐,都是長在左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