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依然是軍訓,強度依然弱的讓徐正楓一陣陣的犯困,但是那些老同誌卻玩的很開心上午的軍訓科目結束後,下午集體前往烈士陵園進行紅色教育,數百人乘坐五輛大巴,浩浩蕩蕩殺到了烈士陵園 烈士陵園的管理人員早就接到了通知,今天臨時閉園一天,隻接待這些縣長學員,眾人在門口列隊,分成三組,每組各分配一名講解員。
烈士陵園的參觀路線是固定的,穿過寬闊的廣場後,第一個大廳是自建國以來有記錄的山中籍的烈士事跡,正中間的大屏幕上循環播放著專門製作的紀錄片,後半部分是目前仍在世的山中籍老兵的照片和相關事跡,徐正楓發現前登縣現在還有三名老兵在世,而誰那裏在世的老兵多,也成了眾人互相攀比的優勢,徐正楓特意記下了三名前登縣老兵的資料信息,想等以後有機會親自上門拜訪,這些老兵都是經曆戰火的英雄,是華夏的功臣,無論怎麼尊敬都是不為過的。徐正楓想起後世一些老兵的生活環境,心中忽然隱隱作痛,本該受到尊敬和擁戴的老兵,卻被一些年輕人調侃,忘記曆史的人,愧對這些喂華夏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
“各位,我提議,組織一屆山中省革命老兵慰問活動作為山中省每年的紅色教育固定項目,這些老英雄是曆史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走一位就少一位,在他們有生之年,應該受到足夠的尊敬和照顧。”
一名縣長大聲建議,立刻受到了眾人的響應,這確實是個好建議,而且通過這個活動,各個縣區之間既可以加強交流,又能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一舉多得。
“我同意,回去我就安排宣傳部策劃這件事!”
“沒錯,我也同意!”
眾人的熱情被調動起來,紛紛出言讚同。
參觀完紀念堂,後麵是密密麻麻的墓碑,很多無法找到遺體遺物的烈士隻能立一座墓碑,甚至還有不少墓碑僅僅是刻下了無名烈士墓幾個字,在墓碑群後麵是一座長達十餘米的黑色紀念碑,碑上刻著密密麻麻的名字,名字後麵跟著貫籍,眾人站在烈士名錄碑前,嚐試尋找自己縣區的烈士,無形之間,心中都升起來一股豪情,為自己華夏人的身份而自豪。
參觀完烈士陵園,時剛下午三點,眾人可以自由活動,五點半在烈士陵園門口集合。徐正楓還是和朱紅震搭夥,在附近遊覽起來。距離烈士陵園幾百米外有一座殘破的道觀,牆皮已經脫落,寫著銘心觀三個大字的牌匾也已斑駁不堪,但打掃的十分幹淨,朱紅震想去道觀裏看看,徐正楓想到與衣服有方省長交好,並一眼看透自己底細的風瀟道長,心中多少有些抵觸,不想去這種地方,但也不好掃興,還是跟著朱紅震走進了道觀。
這座道觀與風瀟道長的天宮觀相比可謂是天壤之別,院子不小,是個三進的宅子,但與恢宏氣派的天宮觀相比就寒酸了不少,院子裏被開辟出來一個菜園子,裏麵種著豆角、辣椒、西紅柿等常見的蔬菜,角落還有個籠子,裏麵養著一窩兔子,一條骨瘦如柴的黃狗趴在大門邊打盹,看到有人進來,黃狗警惕的站了起來,但沒有叫,而是盯著兩人小心的防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