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宋建濤和徐正楓兩人進來,老張頭渾濁的眼中頓時有了亮光,趕緊顫巍巍的站起身,招呼兩人坐下,一邊回頭朝裏麵大聲喊道:“宋青天兩位,老樣子!”
宋青天,是老張頭對宋建濤的稱呼,自從宋建濤出麵,不但沒讓自己家的房子被強拆,還拿到了足夠的拆遷款開起了小店,老張頭一家人對宋建濤和徐正楓兩人是感恩戴德,逢人就誇千島縣來了個好縣長。
可見,老百姓其實還是很單純的,隻要是真心為他們做事,他們心裏都有杆秤。
“老哥哥,我看你這愁眉苦臉的,是遇到啥難事了嗎?”
宋建濤坐下之後,對坐在相鄰桌子旁的老張頭問道。
“宋青天,你可得給我們做主!”
老張頭敞開話匣子,對兩人倒起了苦水。
原來,隨著垂釣小鎮項目各個標段工程建設的展開,千島縣變得越來越熱鬧,外來人口也越來越多,雖然各個工程隊的工人占了絕大多數,但也有不少有前瞻眼光的商人之流來到千島縣考察投資。
人一多,紛爭也就在所難免,不過老張頭這事兒還不是個例,因為商業局見千島縣居民開展個體經營的店鋪越來越多,就決定要在千島縣規劃幾個區域,將每個區域的營業範圍固定化,也就是形成幾個專業性的商業聚集區。
按道理來說,這其實是件好事,雖然同行湊在一起容易出現矛盾,但在統一管理下,經營也會更加規範,生意也會越來越好,像徐正楓印象中上一世就有很多專業集中的商業區域,幾乎每個商家都有錢賺,而且隻要管理部出毛病,還有助於形成良性競爭。
“其實我老頭子也知道這是好事,是咱縣裏的領導看重咱們,專門要給咱出政策,可是商業局來人說了,必須要在指定日期關停當前店麵,遷移到規定的地點才能繼續經營,我們這家店好不容易開起來,這才剛有些起色,日子才有點好轉,就又要換地方,咱實在是折騰不起啊!”
老張頭歎了口氣道。
“別的不說,別看我家這小店麵積不大,裝修也花了幾萬塊錢,讓就這麼舍了,再去另一個地方重新安頓,重新裝修,這···這不是強人所難嘛!”
“這件事我有印象,周局長來跟我彙報工作的時候提起過要劃定專業集中型商務區,我當時是同意的,可我沒想到他竟然會這麼搞,虧我當時還誇他有遠見!”
宋建濤眉頭緊緊皺在一起,很是有些生氣。
商業局局長周紅軍也是龍淵師範畢業,比徐正楓早了十二年,對這個大學長,徐正楓印象還是不錯的,情商高,辦事能力強,在整個千島縣各個局長裏麵,周紅軍算的上是實力靠前的一批。
隻是···這強迫商家搬遷,屬實有些過了。
“正楓啊,你給周局長去個電話,讓他明天早上到辦公室找我。”
宋建濤對徐正楓說完,又轉身對老張頭道:“老哥哥,你放心,這件事是我的疏忽,沒有把握好方向和力度,我一定會給咱千島縣各位商家一個滿意的答複。”
“宋青天,我們可就全靠您了!”
老張頭握著宋建濤的手連連搖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