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看上去30歲上下,身披金甲,坐相穩重,儀表堂堂。
而且他的聲音厚重而響亮。
大體的意思是,今天晚上要宴請一位朝廷大員。好像來的不隻是一個人。
宴請前要參觀一下剛剛竣工的紀念館,將軍想聽大家有沒有不同意見。
半程覺得古代軍隊還能講民主實在不容易,在他印象中,一言堂,一言九鼎,才符合的邏輯。
沒想到將軍話一出口,第一個提出反對意見的,竟是坐在半程身旁的金鎖侍衛。
他猛地站起來,嚇了半程一大跳,差點從板凳的另一端坐到地上。
金鎖年齡雖小口齒靈利,他說道:
“將軍,紀念館,決不能讓欒柄義他們參觀!”
“為什麼?”將軍問。
“為什麼!將軍你是裝糊塗還是真糊塗啊!”
“您忘了,這座紀念館是紀念什麼的嗎?”
誒呦,一個小小的侍衛敢和將軍如此說話,要麼這個人有背景有靠山,要麼他和將軍關係不
一般,或者還可以說,這位將軍為人大度。
果然,將軍沒有生氣,他對金鎖侍衛也是直來直去。
“紀念什麼的,還用你教我嗎,啊!這是我大焱國的恥辱紀念館。我軍在上遼一帶被梁軍屠殺70餘萬將士。我,還有你們,誰都不會忘記這恥辱的戰史,不僅如此,我還要告誡全軍,勿忘國恥,殺敵報國!”
將軍情緒激昂,揮舞著那長長的手臂。
半程仰頭看到金鎖此時臉已經紅了,很明顯將軍並沒有理解他的用意。
“是的!將軍您說得沒錯!”
“可我想說的是,這場恥辱戰史,有一個人,是最不想看到的,我們也不想讓這個人看到。”
“我知道,你說的是誰,是欒柄義,就是馬上要來我們邊關巡視的朝廷大人欒柄義。”
與會人員一下子都明白了兩個人爭議的原因。
因為,此時的晉朝,比較強大的國家有五個,其中以老大自居的就是修成將軍效力的焱國,老二是相距不足千裏的梁國。
半程在穿越之前,兩個國家曾在上遼一帶打過一仗。
這場戰役,焱軍本來占盡了天時和地利,可謂勝券穩操。
可就因為焱國大臣欒柄義欒大人,在大王麵前反複讒言,勸大王臨場換將,才導致戰役指揮失誤,大敗於梁軍!70餘萬條生命全部葬送於上遼一帶。
這個欒柄義就是這場恥辱戰役的始作俑者。
讓這樣的一個人來參加這樣一個紀念館,屬實
不妥。
可將軍卻一臉嚴肅地說道,
“這個,不用你說,我比你清楚。”
“嗬嗬,明知道,欒某人是個罪人。還讓他觀看自己所造的孽債。他不難堪,我們還不讓呢!幾十萬條鮮活的生命都栽在他的手裏,一旦兄弟們在參觀的時候情緒激動,誰能控製得了場麵?”
“再說了,他明知道自己是個有罪之人,讓他巡視的第一站就參觀這樣性質的紀念館。你不多想,人家還會認為咱們有意而為之呢,回去之後不奏您一本才怪呢!為此說,將軍啊,咱們可萬萬不能給自己找麻煩呢!”
眾人點頭,覺得金鎖說得在理。
將軍環視眾人,仰頭大笑。
“我說金鎖啊金鎖,虧你跟我這麼多年。你啊,真是太小看人家欒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