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氏聽著韓湘芸的話忙一臉激動的應了聲“唉”,在丫鬟的攙扶下上了馬車,晃晃悠悠的向著紫禁城緊趕慢趕的走去。
紫禁城,乾清宮外。
靜鞭聲、雲板聲從乾清宮響徹整個紫禁城。
大行皇帝靈前文武百官、各級在京誥命還有大行皇帝的嬪妃皇子公主駙馬,皇室宗親親王郡王郡主縣主等等,皆身穿白色孝衣跪地叩頭,哀聲四起。
國有大喪,天下知。
韓湘芸跪於眾人之間,聽令叩首,起身,俯身,叩首,眼中的淚因著帕子上的薑汁不停的流著,幾近麻木。
但流出的點點淚滴,也就僅有一分出於內心的悲慟。
對於麵前靈位後金棺內的大行皇帝,韓湘芸的心中情緒是十分複雜的,雙十年華相識微末,彼時他還是高宗不受重視的嫡子,前麵幾位兄長才華比之不差分毫,再加上一眾庶子公主,自然泯然眾人,雖不至於過的淒苦,但也平平凡凡、衣食無憂。
又因為自己與當初的皇後,現在的太皇太後在書院內一同求學,興趣相仿才華性格又頗為對眼,漸漸的也成了閨蜜。
緊接著就是自己的閨蜜嫁給了當初還是郡王的大行皇帝。
自己也借此機會認識了莫豐元,頂著家中雙親的不讚成與之成親,再然後高宗幾位嫡長子及其子嗣先後在十數年內接二連三的崩逝,高宗無可選擇的冊封其為太子。
直至高宗駕崩前四人都很是要好,隨著高宗驟然崩逝國家動亂之際,自己跟著莫豐元輔助當初已成為太子的大行皇帝,一路征戰,平定叛亂,直擊京城,殺的朝中逆賊膽寒,大行皇帝順利登基,莫豐元也由此得大行皇帝信任,直接冊封為泰安侯,當初莫豐元也才十年二九,未至而立。
可謂是乾元皇朝建國以來最年輕的侯爺了,一時間是聲名赫赫,在朝中的風頭威望是無人能及,更不用說軍中的基本盤了。
許是功高震主,大行皇帝心生忌憚,再加上秦遠這位前朝餘孽在一旁挑唆,不斷的渲染莫豐元以及自己可能給乾元皇朝帶來的威脅,一日兩日還好,一年兩年也不算什麼,但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時日見長,武帝也不得不信,不得不出手。
韓湘芸想到當初因為武帝和秦遠的算計,自己與莫豐元從此再未見過一麵,在佛堂內耐得寂寞,終日如素,一待就是十數年,對於大行皇帝和秦遠的恨意就越來越深!
雖然大行皇帝念及往日情分,留了自己和莫豐元一命,但朝中大臣可不會輕易收手,秦遠更是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秦遠自然難免落入秦遠可以算計中殞命戰場,侯府也隨著武帝刻意為之而沒落,淪為勳貴世家中的墊底的存在。
韓湘芸理解大行皇帝的做法,但並不能接受。
所以,在自己從佛堂出來後即使見了馬佳皇後,馬佳皇後更是好言好語甚至磕頭道歉,也難以消除心中的這深可見骨的隔閡,一直麵上過得去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