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卯九年,天下大亂,庶子秦肆弑父殺兄,登基帝位,定都鄢地,秦肆貪圖淫樂,天下不治。
時人言後宮無子嗣乃是秦皇所得。人心不穩,百姓暴亂。
天卯十一年,皇後誕子,取名寤生,宮中多添數子,天卯十二年,秦皇勞於國事駕崩於後宮芳婷院處。皇子皆年幼無知,皇後薑氏 代為國政。掌管天下。
‘綠兮衣兮,綠衣黃裏,子兮子兮,何不故我。’
幾載春秋,蘇愁予都能在罰跪的宗祠裏聽到父親的哀歎,但蘇愁予從不會因為父親的幾句吟誦就認為他對母親尚有舊情。
但凡蘇豫是拿半點真心對待那個名門出身卻為了愛情與家斷絕來往的也要供他這個寒門子弟考取科舉的母親,也不會在她屍骨未寒就迎娶他在鄉野之地的老相好何美月為正妻。
‘你可知錯,愁予’
蘇愁予緩緩抬起頭看著麵前這個麵容皎白便是女子也少了他身上一種清冷孱弱的父親。
她苦笑倘若他不長這番麵容母親又為何會為了他與家族決裂,在母親離世那一年,外祖母就將她接回邕王府請盡天下名士教她琴棋書畫,她遺傳了母親的聰慧,每樣都學得有模有樣盡管她不喜歡那些,但她知道這輩子她能享受到民間百姓享受不到的榮華富貴,必定也要承擔那些責任。
她十四歲這年外祖母說她得回蘇王府說母親尚有遺願未能實現,隻有回了蘇王府才有可能有機會進行,臨走前外祖母同民間婦人一般與她叮囑叫她收斂自己的性子,不可同在家一般肆意妄為,蘇王府盡管這幾年追漸占上風,但不敵雍王府在朝中勢力一般,不能護住自己。
她也時時牢記叮囑,可今天那蘇王府所謂的正妻何氏出口不遜,詆毀母親。蘇愁予便還嘴,不料蘇豫正好下朝,撞見此景。
‘父親,愁予不知’
‘好好,你在外祖母家就是學會了頂撞長輩。今日你第一日回府,父親本打算給你接風洗塵,沒想到你倒是給了本王一個厚重的見麵禮’
蘇豫因在南北水患中提出修堤改道的法子,大大緩解了北澇南旱問題。當今薑氏女皇喜笑顏開提了蘇豫的職位,賜予王號,廣開恩德,設安宣司,允許女子通過女紅、詩賦參與科舉,在朝從政。蘇愁予笑了,心道小官沒當兩天架子倒是擺得十足
‘父親,外祖母對愁予照顧十分用心,邕王府請的都是教授宮中皇子們的名師,愁予在邕王府學到許多,並非像父親所說’蘇愁予低頭作揖
‘好,既然學到了那麼多,這幾日你便準備一下參加下月的宮中女紅初試’
蘇豫麵帶怒色,果然,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這場訓斥也隻是為了給她這個庶女下馬威,女子從政,固然對女子有好處,可這先例總是要人為了改革流血犧牲的,何氏所生一女二子皆資質平平,荒淫流連煙花場所。所鬧之事成了每日說書人的論料。一來,能力不行。二來,何氏蘇豫定然不舍女兒冒險。那個外祖母所說的機會是指這個嗎......
‘女兒定會好好準備考試,為王府添光加彩’
父親你可得好好看接下來的好戲,王可不是這麼就容易當的,欠邕王府的你也該還回來了。隻是外祖母說的母親的遺願到底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