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1 / 2)

又過了兩日,各地的消息傳來,一切都還順利。秋高氣爽,風勢強勁,樹木被狂風吹得列列作響。但大家興致依然很高。源於那天放風箏,說起傳說中張良曾坐載人飛箏,一曲悲歌吹散項羽八千子弟兵之事。崔雲舒曾在電視上看到過龍頭蜈蚣在風力量3級以上,便可載人上天幾十米,便提議紮一個百米多長的飛箏試飛一下。

郊外空曠之地,由紮風箏的匠人和放風箏高手一起,風箏順利放飛。大夥歡呼雀躍,輪番坐上風箏帶起的秋千。李世民自秋千上下來後,走到崔雲舒身旁,微皺眉頭,“崔小姐,你這法子雖然能載人,可不同於張良古法,若用於陣戰之中,怕是要成為敵人的箭靶。”

“不錯。李兄眼光自是獨到。”崔雲舒拍了個小小馬屁,“傳說張良身綁大鵬之翼,於高山之巔,懸崖之處飛臨而下,飛入項羽營上空吹簫管奏楚歌。但我想來,並不可行。風箏本身並無禦風之力,它需要繩索牽引,否則不知道飛往何處。隻在風箏上綁上琴弦,竹哨,就會有嗚咽悲鳴之聲不絕於耳。”

“言之有理。我這書都讀得迂了。”李世民自嘲地笑笑,“崔小姐為何不去一試?”

“李兄過謙了。你尚武知兵,自然愛往兵事上去想。風箏要帶人上天,需得有動力才行。其實我倒覺得孔明燈更可能載人上天。隻要火力持續不斷,燈罩氣密性夠好,做得足夠大,倒極有可能載人上天的。”

“對呀,我這便做來一試。”李世民眼睛頓時亮了,“世民先行一步,望崔小姐與五哥說一聲。”說完,略一抱拳,把披風往後一撩,便要離去。

“等等,李兄以為社會發展之根本原因是什麼?”

“朝代之更迭,明君之有所為,百姓之安居樂業,方是社稷成運之大道。”李世民這幾句話說來,也算妄議朝政,對於她那是交淺言深。李世民神色肅穆卻很坦然地看著崔雲舒。

“燧人鑽木取火,人才不與獸類同,倉頡造字,文明才得以存續。所以,民之智慧才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崔雲舒忍心不住想要給未來的皇帝輸入些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但瞧他興致勃勃的樣,又改口道:“但是,術業有專攻,李兄之誌,當不在為匠之大師,士之表率吧?”

李世民沉吟片刻,鞠了一躬,“世民受教了。多謝崔小姐提醒。我可以象五哥一般稱呼於你?”

“那自然好,顯得更親厚些。”崔雲舒心裏暗爽,這便和李世民稱兄道弟了。“世民兄,聽弈輝說,你舉家搬到京都去了?”據崔弈輝說,關東隴右豪門間都有姻親關係,李世民兄妹出來遠遊,順道便來崔府拜訪一下。

“正是,家父遷為衛尉少卿,所以從隴西搬過去了。雲舒你若是有閑暇,可去都城一遊,世民定當掃階相迎。”

“那好呀,先謝過了。”崔雲舒側頭瞅著他輕笑,甜美而自然。李世民心中一動,此女子不同與尋常女子,她的言行舉止很是隨心,率性。

“雲舒,雲舒。”崔弈輝也試飛回來了,“大夥兒都玩鬧過了,你要不去耍一下?”

崔雲舒坐在秋千上,很是興奮,高呼:“高點,再放高點。”飛機都坐了,這點高度實在不算什麼,隻是更驚險刺激。風箏的繩索很快放到盡頭,秋千離地也有四、五十米了。

忽然狂風大作,風力又強勁些,人站在地上都覺得要被風刮走似的。崔弈輝連忙大叫,“快,快,拉回來。”就在此是,聽得一聲巨響,“哢”一聲,龍頭脊柱那兒竟折了。崔雲舒本就被狂風吹得拋飛起來,正迷糊間,突然下墜,竟沒有抓住繩子,整個人從半空中墜落下來。眾人駭然大叫,李世民第一個反應過來,衝向她掉落的方向,崔弈輝也衝上前去。兩人都練過武的,跑起來幾乎腳不沾地,迅疾如飛。李世民過跑邊扯下身上披風,眼看崔雲舒就要跌落,一躍而起,一抖手中披風,卷住她的身子,想往上稍稍一帶,這麼高空下落,他也不敢硬接,恐怕兩人都要受傷。卻聽“嘶”一聲,披風被撕裂了,崔雲舒繼續向下翻滾,此時崔弈輝已到眼前,飛身撲過去,摟住她往地上一滾,方才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