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父皇癡迷於煉丹術以來,他都半年多沒有去母後那裏看我了。
每當午夜惡夢驚醒時,都是母後與琬兒陪著我,哄我睡覺。
母後懷妹妹的那年,她每晚趁著我熟睡的時候以淚洗臉,其實,我都是偷偷地眯著眼睛把頭埋進枕頭裏。
內務府從父皇不再寵幸母後那年開始,發放我們的日用品都越來越會懈怠了,還有時連剩下的餿飯菜拿來搪塞我們。
氣的我握緊拳頭,重重地打在案桌上,血流不止。
母後看見後,沒有說話,就緊緊地抱緊我,還把我的手搭在她微隆起的小腹處,軟聲細語道“軒兒,你要好好地聽太傅的話,隱藏鋒芒,養精蓄銳方可成就大業知道嗎?不可怪罪於你父皇,如今他著了旁門左道你將來不可走他的老路。”
我點了點頭,答應了母後的話,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改變父皇的看法,成為主宰天下的王者。
從那以後,我每日苦讀功課,跟著子浩的父親苦練武術,隱藏鋒芒起來。
每次下課時,丁子儒總會給我帶點糕點進宮,他陪我度一段快樂的時光。
丁子儒最後一次進宮時,他臉色蒼白,麵帶倦意走在我麵前,聲音嘶啞道“軒哥哥,我爹他...他在邊疆殺敵時被叛徒出賣,永遠的離開了我,娘也為了爹也隨他而去了。”
聽完這句話,我滿臉震驚,心如刀絞,不知道怎麼安慰他,任由他在我肩膀上肆意大哭。
沒過幾天,我在去學堂的路上等著丁子儒好長時間,就老遠看見子浩拿著一封信朝我跑過來。
我接過信後,猶如晴天霹靂,信隨著我手中滑落在地上,隨風吹到草坪上。
而後的日子,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就去了離遙隔千裏之外的北州,不過期間我們從未間斷聯係。
為了查清楚到底是誰出賣了蕭伯父的幕後黑手,我可謂是冒著危險跑到宣事殿中,翻閱龍案上的奏折。
因為天黑的原因,且大殿內沒有掌燈,我一路摸黑躲在龍案處翻三倒四,把宣事殿內的奏折翻了底朝天。
這時,我被一雙大手抓住,死死拽的疼的厲害,我忍著痛感趕緊扯開時,發現殿內的燈亮起。
盯睛抬頭一看眼前的男人是父皇,他沒有生氣責備我,反而饒興趣道“軒兒,你不好好待在重華殿跑到這裏幹什麼,還有地上的奏折是怎麼回事?”
心虛的我,趕緊跪在地上鎮定自若道“沒什麼,就是兒臣餓了,迷迷糊糊跑到了宣事殿,殿內沒有燈光就弄翻了龍案上的奏折,請父皇責罰!”
坐在凳子上的父皇好像明白似的,自責不已大聲教訓了德陽公公一番,還把負責內務府的管事打了一頓。
從那晚以後,父皇都會去趟重華殿看望我與母後,還有時會留宿在殿中陪母後到她生產時。
而宸太妃對我的一番做法,她心裏不甘心,表麵她沒有對我們做什麼,背地裏沒少給母後添堵。
她仗著父皇的寵幸,在妹妹發高燒的時候,把父皇請走,更可惡的是連太醫院的太醫也被她安排出去給寧夏如的夫人去接生了。
這明眼人看的出來,她就是想讓我妹妹早點夭折,以報當年她喪子之仇。
好在,琬兒與春花這兩丫頭機靈,趁著薑德海采買時,托信帶到將軍府,蕭伯父來到宣事殿把此事告訴了父皇。
雖然父皇嘴上沒有說宸太妃什麼,不過聽宮裏的人說宸太妃被禁了足,還不準她接近我們。
雖然妹妹脫離了危險,不過也從那以後身體比我差多了,我看的心裏疼的要命。
每次把學到的武功教給妹妹,強身健體,為了掩人耳目,我還讓妹妹扮作柔弱的樣子躲過宸太妃的算計。
其實父皇是表麵糊塗,心裏精明的很,他派薑德海暗中保護我們幾個人。
隨著父皇對長生之術追求的越發癡迷,他索性趁著腦袋靈光時讓我繼位,而他早就安排自己假死,去追求他的長生不老夢想去了。
繼位前,父皇拉住我的手,說道“軒兒,是我對不起你們,讓你們受苦,為了補償你,我決定讓你肩負起江山社稷,是我自私自利差點害了整個南蜀國的子民,害了子儒的爹娘。”
我沒有說話,我瞬間明白了他的意思,默默地朝他笑了笑。
剛繼位我的朝中局勢不穩定,父皇留下的爛攤子都讓我一個人去收拾。
好在母後的背後有將軍府,他們都不敢擅自動我。
父皇留下的幾位大臣中,都各懷鬼胎,我把繼位的事寫信給子儒,子儒讓我安心聽從母後安排,而在信中他提到了一個女孩.
看他寫個我的內容我著實好奇,我按耐住自己的心沒有去找子儒他們,而是在豫王叔的保護下每日跟寧夏如周旋。
時間過的好快,我在位的期間,父皇有時候會在豫王府與我偷偷相見。
從他那次跟我談話中,我瞬間明白了,其實父皇知道我那晚去宣事殿幹什麼去了,他沒有說破其實在考驗我的應變能力。
難怪他突然會轉了性情跑到重華殿去看望母後,全是因為我得到他的認可,為他跑到宮外逍遙快活做準備。
我打心眼裏的怨恨父皇,他是個自私自利的人,老是利用我與母後來達到他的目的。
而母後卻沒有,她選擇了原諒,她說女人嫁給帝王是無悔的,帝王涼薄是自古的道理,是她的宿命。
而我把繼位後,宸太妃失去了父皇的庇護選擇了遠離皇宮,自己請命去寺廟中為父皇祈福,為南蜀國祈福。
她這種的做法,我早就猜到了,就點了點頭同意了,而她人雖然離開了皇宮,野心從未熄滅過。
為了穩固朝中勢力,我聽從了母後的安排,在我納妃年齡時,選擇了寧夏如的女兒和冷熊的女兒進宮為妃。
可是後麵,宸太妃為了快速掌控南蜀國時,她離宮的這年擄走了婉婷,弄的林覺心灰意冷地離開了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