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白鶴觀(1 / 2)

大蒼,南陽,靖州,曲縣。

嘉山深處,白鶴道觀。

“不動如鍾,動如疾風!”

“力如老鬆,伏如勁弓!”

“以三正三變,拳打八方,有翻身入林之巧,有束翅鑽天之威,是為白鶴拳!”

“要練成這一拳法,需謹記四句口訣,都隨我一起來念:見力生力、見力棄力、見力得力、見力化力!”

“……”

藏在深山老林,觀小人卻不少。

朝陽初起,薄霧未散。

白鶴觀前,已是有十數個的小道士,在行早課了。

不過,雖都是小道士,這些人又是分作了兩邊。

一邊,應該是早就已經入門,已經不需要手把手地來教學了,這些人或是在練拳,或是在練劍,還有捉對練手切磋的,看那騰挪進退,看那拳勁劍風,頗是都有不凡。

另一邊則隻有六人。

一人在上言傳身教,五人在下專心聽學。

明顯可以看出,在聽五人都身形瘦弱,對比其他小道士,直若孩童與青年之別。

還不僅隻是瘦小,這些道童雖很認真,目光都不往旁邊稍轉半下,但……

陳澤自然能看到他們那臉上的“純真”。

就跟兩年之前的他一樣,這些小道童不過都是逃難而來的流民,是觀主師父和兩位師叔心慈,才收留下了他們,並在近日,正式將他們收為弟子。

此前從未接觸過武學,甚至連大字都認識不了幾個,對這些的術語,他們自然是聽不明白。

對此,陳澤倒也不急,這兩年時間下來,他在教授拳法劍術方麵,這是早有心得,更也有足夠的耐心了。

否則,觀主師父又豈會將這一啟蒙任務,交托給他?

先是不急不躁地,引領師弟師妹們背誦好拳法口訣,這才,陳澤又是說道:“暫時聽不明白不要緊,先把這些口訣牢牢記好。

接下來我會從最基礎的馬步樁功一步步地教你們,需要口訣來對照之處,到時候也會一一提醒你們……”

“謝謝弘澤師兄。”

一個師弟小聲地道謝了起來。

其他師弟師妹連忙也都跟上。

白鶴觀的道士是有著傳承的。

觀主師父和兩位師叔是“元”字輩,觀主黃元德,二師叔林元妙,三師叔李元稹。

他們這些弟子,則是“弘”字輩。

故而,陳澤在道觀之中的道號,其實應該是陳弘澤。

這些小師弟小師妹喚他“弘澤師兄”,便也是在於此。

陳澤微微點頭,隨就一邊紮馬,一邊說道:“拳法有練法和打法之分。

字麵上的意思。

練法是練,練力氣,練體魄。

打法則是打,打架,打仗,打生打死。

人在觀中,暫時來說,打法並不急。

所以今日先教你們的,便是白鶴拳的練法,踏輪樁!”

“先學我姿勢,紮定馬步。”

“再默背歌訣來對照:肩沉如龜,腹弓如蝦,睡如龍,胯如猴,馬步似踏輪……”

“弘柏……”

“弘明……”

“不要急,第一次練習,你們已經做得很好了。”

“好,再聽我呼吸,慢慢跟上……”

“對歌訣:凝精聚神,舒臂動氣,心隨手動,手心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