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乾州城(3 / 3)

但無疑,眾人蜂擁的腳步,踩踏出一條乾州城連接外界的道路來,並且這裏隨著他們的到來,帶動了整個乾州城的發展與壯大。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地方曾經出現過一位天階實力的強者。

在乾州城變得炙手可熱,眾人紛紛眼紅,想要大打出手的從中分一杯羹的時候,是他站了出來,獨自麵對外來的千軍萬馬,是他站了出來,孤身抵擋住眾人的搶奪和轟亂,這才保住了乾州城,使得它沒有成為曆史長河當中存在過的那些人的陪葬品。

也正是這位天階強者的守護,他的名聲由此傳揚開來,身為乾州城人,更加的自豪,更加團結,自發的保護自己的故鄉和土地,也正是在他的帶動下,乾州城開始崇拜武學,眾多的修靈人如雨後春筍一樣,蓬勃壯大,造就了現在乾州城的繁榮和昌盛。

也正是在他的帶動下,乾州城的玉石身價倍漲,聲名遠揚,隻因他們約定了一項規定,為了讓百莽山有所喘息,為了節製人們的無度,他們對百莽山進行封山,隻有在特定的時段,才能夠進山開采,並且開采的稅率,也是極其的高。

當然征收起來的稅率不是進入了某些為他人奉獻的人的口袋裏,而是公開布明的用於百莽山的養護,使得百莽山的生機,在緩慢的恢複。

但不可否認也無法遏製的是,隨著時間的延長和淡化,尤其在天階強者退出曆史舞台又後繼無人的情況下,這條規定也荒廢了,現在不乏其人,偷偷的進山,進行肆意的玉石開采。

於天站在乾州城城門之前,抬頭仰望著殘破不堪的城牆,還有被時間和風霜催打的遍體鱗傷的“乾州城”三個模糊不清的字跡,從它的斑駁破敗中,即便是想象力再豐富的人,也難以想到它往昔的輝煌和強盛。

於天一路上見到過饒鄉的繁榮,聽到人們對乾州城的讚譽,包括眼前真切看到的,車水馬龍人潮洶湧,絡繹不絕人山人海,從人們的蜂擁而至就可以看出這裏的生機和活力。

可城頭牌匾的殘破,與這裏的景象有著格格不入的偏差,像是在糧食的滿倉旁邊看到了瘦骨嶙峋的餓死者,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景。

於天強行打住更為複雜的胡思亂想,而是盡可能的說服自己,或許就像名牌大學一樣,它的軟實力越是高,它的硬件設施就越是老舊,一個道理。

於天一直感覺,他自我的意識形態帶著某種畸形和怪異。

即便於天已經說服自己,但他還是不可避免的想到,在美好社會,絕對不會有如此的刻薄,牌匾不會被這樣無情的拋棄,人們的善良和溫熱,會將它高高掛起,像自己的臉麵一樣,精心的裝扮。

這種善良和溫熱甚至到達了一種極端,他們將外表高高的掛起,像是女人精致的妝容,到處招搖賣弄,而內心確是一點蘊含都沒有。

他們追求形式主義的表麵文章,華而不實,弄虛作假,到了一種惡俗的地步。

無論是好好在上的君主,還是低低在下的臣民,都被這種惡俗暈染,甚至自得其樂的賣弄,攀比。

於天的故鄉就是如此,那裏的人們即便吃不好喝不好,但也要攢錢,給自己蓋一座房子,而房子的氣派程度,一度超過了舒適的本質,而變得著相惡俗。

由此你會看到,兩層的說西洋不西洋,說四合不四合的雜交樓房,用鋼筋水泥支撐著它的強壯,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金光閃閃,耀眼奪目,那是上麵上白亮的瓷磚反射太陽光的張揚。

所有房子的外上麵,都被這種白亮的瓷磚包裹,比冬天裏穿的棉衣還要嚴實,還要密不透風。

有一次有個外鄉人見到了,不由的感慨,“生活真的是變富裕了嘿,你看看,這是往牆上貼瓷磚嗎,這貼的是一塊塊的大洋呀。”

由此還有一個笑話,說這要是小偷見到了,必定要心生惦記,可是當他偷摸進去後發現,裏麵確是破敗不堪,空空如也。

於天從城頭上收回目光打住心思,無語的搖了搖頭,獨自一人,抬腳向著城內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