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畢業在即(1 / 1)

王一鳴,站在人大門口看著人來人往的街頭,感歎時間飛逝。

都說畢業季就是失業高發期,對於這種言論王一鳴不置可否。

畢業前夕,恰逢家鄉福省省組織部門來學校開招聘會,輔導員給我打了個電話:“小王,你不是福省的人嘛?你們省組織部門在學校會議報告廳開招聘會了,你去看看。”

聽到消息,我一路小跑到了報告廳,看到台上此刻正站著家鄉福省的省委組織部部長和其他相關單位領導。正向台下介紹著一些政策和情況;我定睛一看,來的大部分也都是老鄉那些同學,寥寥幾人,其實大部分同學都是湊湊熱鬧,畢竟當初費盡心思考到首都,就是為了今後能留在帝都發展。

我瞅了一眼台上,看到福省省委組織部幹部還在那喋喋不休說:“同學們,家鄉水土養育家鄉人才,作為家鄉的父母官,我們也歡迎各位能夠回到家鄉反哺家鄉、報效家鄉,家鄉人民將會以最硬的政策、以最熱情的擁抱歡迎各位。”

王一鳴出生在福省一個小鎮上,從記事起,就對體製內充滿了向往。記得有位同學家的父親在福省杭縣做警察,每次看到同學父親去學校開家長會,學校從上到下不管是老師校長學生都對他客客氣氣,眼神時常透露著敬畏。

偶爾看到同學父親穿著製服接孩子放學,路上行人時不時頻頻側目,對於物質極度自卑的我很向往這種與眾不同得關注。所以我從小就對進機關有著特別的向往,所以發奮讀書,為將來進機關做鋪墊,因為我清楚的了解高學曆在機關裏是很吃香的。

現如今想進機關裏麵不像以前父輩那個年代了。八九十年代大學畢業有派遣證。那時候的大學生還是鳳毛麟角非常稀少,隻要考上大學國家包學費包生活費,畢業了國家包分配。絕大部分都分到行政事業單位,端鐵飯碗吃財政飯。也有一部分留校任教或回原籍高中當教師。

如今大學生本科生多得是,哪有什麼包分配之說。如今沒背景學曆不高考進體製,路窄,考進鄉鎮一輩子混到實職副科就燒高香了。考進市縣運氣好可能得個實職科級正職。運氣不好就一輩子就是個辦事科員。

目前我國體製內選拔工作人員有以下幾個方式:公務員考試、選調生考試(普通選調和定向選調)、人才引進、特殊人才引進、聘任製(近幾年興起的)、遴選。唯獨人才引進不需要考試,隻需麵試,但要求也高,一般都要求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曆,並且對院校有嚴格的限製,至於編製,有的給行政編製,有的給事業編製。

一路兜兜轉轉,簽了報名單,一周後,我接到了家鄉省城的電話。因為我在學校學習期間喜歡在網上發表文章,文章特別喜歡指出一些當代社會比較令人詬病的事。

因為我發表的文章比較貼近現實,政府為了改變以往形象,特意去各大高校選拔一些文筆好,知識麵廣接地氣的人來充實政府文字隊伍,用軟實力提高對政府以往的形象。當代網絡比較發達,政府以往做的一些尖銳問題時常被爆出,搞得現在很多人對政府部門不再那麼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