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貴妃知道,她的父兄不是不知道時事,卻故意遲遲不歸,就是想坐收漁翁之利,等叛軍攻破京城,再以名正言順的名義來收複京城,彼時的皇帝和魏王都已死,能夠登上寶座的隻有最後的強者,她明白她一直是家族的一枚棋子,也許父兄對她有過舐犢情深的日子,但這一切都沒有權利來得更誘人。
皇帝待她情深意重,她不能讓皇帝一人在黃泉路下孤苦,皇帝和貴妃雙雙殉情在貴妃貼身侍女和那三個侍衛麵前。
趁著火光,人群亂作一團,又熟悉宮道,到底還是讓侍衛們殺出一條血路,他們四人抱著一個小嬰兒,一路上躲躲藏藏,最後來到這人煙稀少的飛來山,入了佛家的門,隻為好好養育長大帶出來的小嬰兒。
師傅說到這裏,我不由得緊緊的抓住我身上那個玉佩。然後師傅就摸著她的頭說:“兮兮,貴妃盼望你快樂無憂,所以給你起了這個小名,隻可惜還沒有給你起大名。”
我小小聲的問:“師傅,為什麼突然你告訴我這些?”
淨慈師傅站起來傷感的說道:“皇帝已經派人查到我們山下了,可能已經追查到我們的存在了,這麼些年,人人以為他是撥亂反正,殊不知暗地裏他派人把先帝的子嗣都誅殺伏地,雖然你是他的外孫女,但我真是怕,怕在高位上的人,眼裏已經沒有親情可言,師傅不能冒著失去你的風險,不能對不起死去的貴妃娘娘。“
窗外樹葉搖曳不止,就像窗內的人心一樣亂糟糟的。
第二天,師傅早早起來做了最後一遍的點燈、添香油、上供果,掃地,擦佛台,虔誠的帶著我做最後一遍早課,就背上行囊打開庵門,庵門外站著的正是頓悟師傅,頓莊師傅,頓成師傅。
淨慈師傅讓我和頓悟三個師傅合掌問了聲早,此時天才剛剛發亮,晨曦間的鳥鳴清脆悅耳,一聲聲回蕩在無寂庵的上方。
”早啊,小慈。“敢這樣問候的,隻有頓悟師傅了,他是不拘禮節的。
”阿彌陀佛,淨慈師太,兮兮,那我們就出發吧。“頓成師傅說話最是輕聲細語,也最為年長。
我看著大家,帶著對未知旅程的迷茫問道:”師傅,我們要去哪裏。“
頓莊師傅慈愛的看著我說道:“聽聞關中法門寺佛理深厚,我們早就有心去聽講,行腳禪也是有助於精進修為,兮兮你不是一直想下山看看麼,今天師傅們就帶你出門遊曆一番如何?”
我從小到大接觸的人就是這四位師傅,在我心裏,隻要和這四位師傅在一起,就是安心的一件事,自然是十分高興的。
正當我們關好庵門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劃破了這個清晨。
很快由遠而近的馬蹄聲就到了眼前,浩浩蕩蕩不下百餘人出現在半山腰。
兩陣皆是嚴陣以待身穿鐵鎧甲的士兵,正前方是一個穿著一件紫色蝠紋勁裝,外罩一件銀色鎧甲,腰間係著犀角扣的,並著一把長劍的將軍。
引駕儀仗的後麵有玉輅,因山路並不大,隻是一乘四駕馬車。
隻聽到籲一聲,馬車和士兵都整齊的停下來了。
馬車上的車輿打開,一個穿明黃九龍紋樣常服的老者走出來,須發皆白,卻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勢,令左右不敢直視。
一旁有一太監服飾尖細的聲音響起:“皇帝駕到,跪拜叩首!恭請聖安!\\\"
原來這就是當今聖上,大行皇帝。
但師傅和我並未跪拜,皇帝在我的腦海中,和其他信眾並未有什麼區別,又不是佛祖菩薩,為何要跪拜?我不懂。
看我們一行人並未跪拜,太監惱怒道:”大行皇帝在上,還不快快跪拜。“
大行皇帝一抬手揮了揮,示意太監後退,此刻他的眼神激動的在我身上打轉:”像,實在是像月兒。“
他對我招手道:”兮兮,你是兮兮麼,快過來朕處,讓朕好好看看你。“他見我不動,從禦駕上緩步而下,一步一步向我走來。
幾位師傅即時把我圍在了身後,淨慈師傅率先跪下,依次是頓成、頓莊師傅,最後是頓悟師傅不情不願的跪拜。
淨慈師傅跪拜說道:”拜見聖上,不知聖上駕到,有失遠迎,望聖上恕罪。“
皇帝微眯眼略過淨慈師傅身上,眼中閃過一道寒光道:”你可知罪,讓你跟在月兒身邊服侍,你竟敢攜帶小公主出逃,這十四年叫我好找!就是賜死你百次也夠了。“
淨慈師傅跪拜在地,並不敢出聲回答。
皇帝又轉頭看我,終是輕輕歎了一口氣:”隻念在你養育公主還算有功,先不對你發落。“他又對頓悟師傅幾個一一嗬斥,天子震怒一時之間百餘人馬竟鴉雀無聲。
我咬咬牙道:”我不是公主,我隻是師傅撿來的孩子,求你不要怪我師傅。”
皇帝聽完我這句話,眼眶瞬間微紅,輕微顫聲回我道:“不,兮兮,你是月兒的孩子,朕來接你回宮,以後你就是蟾光公主,我要盡我所有,讓你做全大興王城最尊貴的公主。”
皇帝身後的侍從呼啦啦的跪倒一片,口中齊呼:“恭迎蟾光公主回宮。”
紫色蝠紋勁裝的少年將軍也單膝下跪在我麵前,這時我才看清這個將軍麵容剛毅堅毅,氣質卻如瓊枝玉樹般,是個十分好看的人。
他的雙眸猶如烈火,對我說:“公主,請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