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與群臣正在議事,忽聽得汜水關前斬華雄的龍羽來投。問計於群臣道:“諸位,龍羽此人智勇過人,如有其助某,定可安定西川,北據米賊。諸位以為然否。”
眾臣有的稱是,有的則認為龍羽其人智勇雙勇,非久居人下之人,若駕馭不當,恐反噬自身。
劉璋思慮良久,道:“名將來投,我若拒之,非為人之道也。吾觀龍公為人忠義,必不會負我。”
遂令將我等一眾請入。
見得劉璋,果然生得一副忠厚老實的老好人模樣,怪不得基業拱手讓於他人。不過讓給我總比給大耳賊劉備或者曹操好吧!
於是搶先上前見過劉璋:“小人龍羽兵窮來投,還請大人收留。”
劉璋喜道:“龍公免禮。賜坐!”
落坐後,劉璋又道:“子華能在勢窮時來投,足見對璋之信任,璋必定厚待將軍。”
遂即封我為牙門將軍,張遼、趙雲為校尉,典韋、廖化為都尉,郭嘉、田豐、沮授等為謀士,滿寵、劉曄為從事。
我大喜謝過道:“多謝州牧厚賜,然則無功不受祿。不知大人是否有難言之隱,我必試為大人解之。”
劉璋道:“唯有東川張魯時常寇邊,使吾不勝其煩。如若將軍能為吾把守葭萌關,定能北據張魯,使我西川無憂矣。”
我心道,果然是一守之犬耳,隻圖安守,不圖進取也。略略思索了一下,便道:“張魯不足道也,三年之內我必為公除之。然則吾現在無可用之人,適用之兵。還請寬限半年餘,待我練成精兵後方可出戰。否則麵對張魯勇悍賊眾,恐無勝算。”
劉璋稱善,遂撥一萬兵與我,並準我另召一萬兵馬,於成都外立營立兵,半年後赴葭萌關,抵禦張魯。
即時,謝過劉璋。回到劉璋所賜府第,和眾人會居一堂。沮授問道:“不知主公日後有何具體打算。我等對主公今日應守葭萌關一事甚有不解。”
郭嘉笑笑道:“沮公不用著急,目前我等無可用之兵。吾若不請守葭萌關,劉璋必不會付與我重兵。目前即使付與吾兵馬,也必定會有諸般掣肘,故吾準備以自召兵馬為主,組建一支善戰的新軍。此新軍必完全聽命於我。練成後可先滅張魯,然後再圖西川。”
田豐等道:“說到練兵,主公好像甚有自信。不知有何奇法。”
好嗎,郭奉孝這家夥老是想從我這經常蹦出奇思異想的腦袋裏再挖點東西出來。
我笑笑道:“奉孝不用著急,不日你等即可知曉。子龍,你對於練兵頗有心得。日後可要多多仰伏你了。”
趙雲道:“我必定竭盡全力,真的很想盡快看看主公有何訓練妙法啊!”
第二日,我們即領劉璋所撥一萬精兵到城外紮營。
在帥帳中,“諸位,我已參閱過兵馬,發現其中雖為精兵然老弱亦甚多,故我打算將目前的一萬兵馬裁去一半,剩餘兵馬全部編為騎兵。另外再招一萬五千新兵作為步兵。你等以為如何。“
郭嘉等知我借整頓之名削弱劉璋在軍中勢力,自是表示讚同,並擺同一堆讚同的理由。而原先的將領則不太高興,然而胳膊擰不過大腿,也隻好同意了。
於是我任命子龍和郭嘉先行挑選精兵,裁撤老弱,挑選準備,做好準備工作。另一方麵派遣沮授為招兵校尉,負責征召兵馬。
同時命典韋保護田豐前往中原尋訪以下數人,北海尋太史慈太史子義,冀州尋張合,以及穎川穎陰尋荀或荀攸叔侄。這幾個人令田豐等大為吃驚,因為荀氏叔侄和程昱等皆是其好友,固熟知其能,但好像主公卻也很清楚一樣。真是奇怪。另外幾員武將看來也不會差啊。看來自己一定會加把勁啦。
於是自己開始準備練兵綱領。我把自己以前所知所學的所有現代軍事訓練項目一一回過一遍,不得得開心一笑,憑著那麼先進、嚴格的軍事訓練,你就是一塊朽木也將把你雕成一件精美的工藝品。
於是開始準備各種訓練器材,為了打造單杠、雙杠、鉛球、鐵餅、標槍這些對於常人匪夷所思的器材,害得軍中很多鐵匠、工匠整日冥思苦想以完成差事。
然而這僅僅是開始。為了給軍隊裝備最好的武器,吾亦將兩千年前所獲得的經驗用上。同時我叫廖化為我訓練一隻500人的特種部隊。
1.以往大漢軍隊往往以步兵打敗騎兵的法寶弩,2.我也按現代方法進行了改進,3.原先隻能一發一支,4.往往麵對騎兵的快速衝鋒,5.前能發射兩到三次。改進後的五發連弩,6.不7.僅由最遠一百五十步延長至二百步,8.在敵衝鋒後的短促時間裏,9.至少可以發射十支。火力密集度大大提高。同10.時也將弩和弓的箭頭由扁平型改為三棱型且三個麵各帶血槽,11.增加了射入人體後的殺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