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田恬,是個上海人,從小就出生在知識分子的家庭裏。
我媽媽是個高中老師,性格強勢了些。
不過我從小成績優秀,性格乖巧,幾乎沒有給她惹麻煩。
我爸爸是一個工程師,經常跟著施工隊外出就業,雖然他經常不在家,可也是因為他,我們一家過的是高質量的生活。
凡是認識我們的,都說我們是幸福的一家。
在這樣的一個家庭氛圍中,我學習不刻苦的話倒成了一種罪過。
畢竟,相比於優秀的父母,雖說我不是一定要超過他們,但也不能差的太遠。
最後,如他們所期待的那樣,我考上了複旦大學。
這也肯定了父母對我的教育方法,他們認為,我這一生按照他們所指示的路走,準不會走偏。
於是,我也聽了他們的話,畢業會去哪些公司麵試。
因此我的大學也在按部就班地走著。
有時候,我會覺得生活很枯燥,重複著三點一線。
可有時候,我也覺得,我走的這條路可能是很多人一輩子也走不了的,也就萌生了僥幸心理。
不過,有個人的闖入改變了我的生活軌跡。
他是李陽,我的大二同學。他同樣優秀,也是我的班長。
學習上,我們互相鼓勵共同進步。
活動上,我們積極參與共創佳績。
在同學眼裏,我倆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當然,我們情投意合,一起憧憬著以後的美好生活。
他作為我人生裏唯一的一個“意外”,我本以為父母不會反對的。
這事關我的幸福,嬌縱一點也不算什麼的。
可我還是低估了母親對我“嚴厲”。
我帶李陽回家的第一天,一腔歡喜就被潑了冷水,也讓李陽尷尬不已。
我至今記得那天的情形,我按響門鈴,他們看到我時有多開心,看到李陽時就有多冷漠。
尤其是媽媽,對李陽幾乎是沒有一點好臉色。
像是變了一個人一般,說話也沒了往日的和善,反而多了防備和挑剔。
可我覺得,就算隻是我的朋友而不是男朋友,父母不喜歡人家也不能表現得那麼明顯。
於是,李陽走後,我和爸媽發生了激烈的爭執。
媽媽開門見山道:“甜甜,我們將你培養得如此優秀,你長得又漂亮,為什麼眼光這麼不好呢?他個子不高又不好看,你為什麼要跟他在一起?”
我這才明白了媽媽的不悅,可我根本理解不了。
“他雖然長得一般,可人家有魅力啊!我也不會喜歡一無是處的人。而且,長得好看又不能當飯吃。”
“是不能當飯吃,但是這是一種排麵。你要是沒有合適的人選,爸爸媽媽給你挑!”
“不用,我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做好,不用你們插手!”
“真是長大了,媽媽管不住你了是不是?”
媽媽對我的“叛逆”很生氣,覺得對我太寬恕了。
可我已經成年了,有自己的思考了。
我也讀了這麼多年的書,能分清是非,也明白容貌不是衡量一個人的關鍵。
我直截了當地告訴他們:“李陽脾氣好,對人耐心又體貼,為人上進,情商高,這些是很多人比不了的,我一定會跟他在一起,而且我們倆還有結婚的打算呢!”
爸媽被我說得啞口無言,留下狠話:“我們不同意,好小夥有的是,再說了,畢業了誰知道你們啥情況。”
兩年多的時間很快過去了,我們畢業了。
李陽不負眾望,獲得了出國留學的機會,準備去美國繼續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