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山巔。
雲霧繚繞,一棵蒼勁古老的鬆樹下,一老一少的身影若隱若現。
“師父,彤兒這就要下山了,您老人家千萬保重身體。”
一名身形窈窕,卻衣著武士勁裝的年輕女子跪在一位仙風道骨地老者身前。
“去吧……天下既將大亂,卦相顯示你此生必有一劫,卻能逢凶化吉,遇上命中注定之人。吾與你先祖有舊,所學已是傾囊相授,再也沒什麼能教你的了。下山後,你好自為之。”老者輕輕搖動著手中羽扇,悠然道。
年輕女子恭恭敬敬地叩了三個響頭,提起手中長劍,緩緩站立而起。乍一轉身,那明媚的麵孔頓時為滿山氤氳帶來一抹靚麗,雖是一身男裝,卻依舊掩飾不住那清新脫俗的美。
趙彤,趙國名將趙奢之後,亦乃是坊間傳聞紙上談兵者趙括之後人。所以,趙彤的身份相當尷尬,說是名將趙奢之後,莫大榮焉,若說是馬服子趙括之後,世人皆蔑笑之。
皆因她曾祖父趙括,於趙孝成王七年時,與大秦名將白起長平一戰慘敗,葬送了數十萬趙軍主力,至此臭名遠揚,成為了世間笑談。話說趙括本不是一員庸將,隻是初出茅廬便被趙王委以重任,又遇上了當時無敵於天下的戰神白起!連經驗老到的名將廉頗都不敵白起,何況是初生牛犢的趙括乎?那一戰,非趙括之罪,而是趙王之錯。
自長平戰後,如日中天的趙家逐漸沒落,在趙國滅亡時,趙家已然淡出趙國,與世隔絕,隱居在華山腳下。
趙氏家族忍辱偷生,傳至趙彤這代,家族已經人丁稀少,青年子弟中,已經沒有男丁,僅她一名孤苦伶仃地女子。趙彤背負幾代人的恥辱,發誓要報複,她要讓給家族帶來這份厄運的秦國,萬劫不複!
趙彤十歲時,她師父找到了她,帶她上了華山。於華山學藝八年,趙彤知道師父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精通兵法謀略,飛簷走壁如履平地,簡直仙人一般無所不能。但是,師父對外隻是號稱月下老人,姓甚名誰,就連趙彤也不知道。
師父對她疼愛有加,趙彤有任何問題,他都殷殷教導,唯獨當趙彤問及師父名號時,師父卻笑而不答。直到趙彤下山之日,她依然不知道麵前這位她極度敬愛之老人的名諱!帶著滿腔的疑惑不解,趙彤下山了,她要伺機報複秦國。
然而,作為一名小小的弱女子,她憑什麼報複強極一時的秦國?
美色?她有,然而秦始皇操勞於國政且年事已高,不好聲色犬馬,她沒有機會。
權謀?她也許聰慧伶俐,但還沒有顛覆秦國的謀政之能。
刺殺?太多人試過了,沒有用。
但她聽到了一條重要的消息,關於大公子扶蘇的消息。
扶蘇,大秦帝國緩緩升起的又一輪明日,光芒耀眼。若說繼秦始皇之後誰最有可能登上帝位,非扶蘇莫屬!
刺殺扶蘇麼?先不說能否殺得了,就算刺殺成功,大秦還有很多皇子,於根本無損。那麼,擺在眼前的路已經很明顯,接近他,用美色**他,隻要趙彤無限地接近秦國的權力核心,那麼她就有無數攪動風浪的機會,顛覆大秦也不是沒有可能。
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趙彤本性善良,其顏比之美玉似乎猶有過之。隻不過,燕趙更多慷慨悲歌之士,她要報仇。
琅邪。
對扶蘇來說,這是一個浪漫的地方。與其說浪漫,好像用‘香豔’來形容似乎更為貼切。
琅邪東北方向,有一座山,名曰嶗山。此山,乃是遠近聞名的一座仙山,無數方士於此山修行養身。有民間傳說:吳王夫差嚐登嶗山,得靈寶《度人經》。而《度人經》,乃是道門萬法之宗,群經之首。其功德無量,福德立降,普度無窮,度人玄妙之功無量。
既然已至琅邪,又有天降青龍鍛鑄青龍槍這般神奇的事情發生,便是扶蘇不信鬼神,也還是架不過眾文武的慫恿,無論如何是要去嶗山走上一遭的。
眾人自嶗山祈福天地下來,已近黃昏時刻,烈日枕在山頂,已經沒有了午時的炙熱。
扶蘇一行紮營於山腳一處碧波萬頃地湖邊,爬了一天的山,早已疲憊不堪地扶蘇難耐滿身臭汗,偷偷地避開了眾人,於冰澈如鏡的湖水中消暑解乏。
悄悄潛到湖邊,埋頭痛飲了幾口清甜的湖水後,扶蘇褪去外袍,縱身一躍,一頭便紮入了清澈的湖水中。遊泳,果然是解暑的最佳良方,扶蘇一入水中,便暑意盡去,他閉上眼睛,渾身被一股清涼包裹著,如魚兒般在水底自由自在,說不盡地舒暢。
突然間,扶蘇的手掌似乎觸摸到了一團滑膩膩軟綿綿的物件,手感竟是出奇的柔嫩光滑,這種感覺,很是有些熟悉……是了!前世在泳池不小心觸碰到異性的敏感處,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