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蔡邕府上又休養了兩日,趙雲和典韋的傷也完全康複了。這日三人正在院中練武,蔡府下人匆匆趕來道:“姑爺,兩位英雄,老爺有請。”於是三人放下手中武器,跟著下人來到了蔡府大廳。
蔡邕此時正坐在堂上品著茶,見三人到來,示意他們坐下後,說道:“不知兩位壯士感覺如何?”問的當然是趙雲和典韋。
趙雲很有禮貌的站起來鞠躬回答道:“蒙侍中大人救命之恩,子龍終身不忘。我與大哥已然痊愈。”
典韋也接口道:“某家也多謝大人,以後有什麼事,盡管找我典韋就是。”
蔡邕笑著點頭道:“兩位何必如此客氣,以後我們都是一家人了。”
童虎起身問道:“不知嶽父大人喚我三人前來有何要事?”
蔡邕說道:“不瞞賢婿,老夫救三位乃是太師下令。近日太師聽聞三位傷勢有所好轉,急著想見三位,不知現在方便否?”
童虎看向兩人,見他們也在看著自己,意思是要自己拿主意了,於是說道;“既然太師有請,那我兄弟三人豈有不見之理?”
蔡邕說道:“賢婿既然答應了,那還請三位往太師府上走一趟。太師府來的人已在門外等候多時了。”
三人起身道:“那我們先行告退了。”說完便出門隨董卓派來的人去了。
看著街撒謊能夠殘不忍睹的景象,趙雲和典韋俱是皺眉搖頭,童虎雖然已經見過,但還是由衷地感歎國運不濟,自己應該給百姓一個安寧的世界了。
路上,三人緩緩跟在董卓家臣的身後,趙雲密謂童虎說:“師兄,董卓此人,人神共憤,不除之,難平亡者之怨恨。”
童虎說道:“師弟說得對,董卓這人肯定要除,但現在不是時候,也不是我們應該做的。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找個地方安身,然後再爭天下。”
趙雲細想之後說道:“師兄所言甚是。”
很快,三人便來到了董卓府前,這董府比之皇宮猶有過之,真可謂金碧堂皇。進了董府大門,一路上奇花異草、珍貴擺設不絕於目;亭台樓閣、香房別苑,層出不窮。“這董卓老賊不知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貪汙了多少國家財物。”童虎恨恨想道。
三人跟著下人左轉右轉,終於到了董府大廳。童虎在門前就被這大廳的規模震驚了,在心裏跟蔡府的一比,根本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蔡府的大廳和這相比就好象窮人家與貴族家的差距一樣。
進了大廳,董卓高高在上坐於金椅,左邊站著李儒,一副尖嘴猴腮,小眼惡毒的樣子;右則邊立著呂布,那呂布手持畫戟,威風凜凜,但是在看童虎的眼神中有七分敬佩,三分相惜,還有一絲絲的忌妒。
童虎當然也看到了呂布,心裏也有一絲敬服,但更多的是歎息,三姓家奴啊!
三人恭恭敬敬地彎腰站於堂下,童虎說道:“不知太師喚我等前來所為何事?”
這董卓是滿身膘肉,極是肥大。聽到童虎稱自己為太師而不是老賊,笑著說道:“三位免禮,各自坐了吧。”笑起來是滿臉褶皺,黃牙外露,分外難看,令人作嘔。見童虎三人坐下了,又說道:“三位壯士都身懷絕世武藝,吾甚為喜愛,不知你等肯否為我效力?”
這還用說嗎?不答應肯定是不能活著出去了,童虎心裏雖然是一萬個不願意,但沒辦法隻能回答道:“蒙太師錯愛,我等願降。”說完拋給趙雲和典韋一個無奈的眼神,趙雲表示理解,典韋也不得不同意童虎的決定,隻能私底下暗哼一聲。
董卓沒發現典韋的忿忿不平,隻為自己得到三員猛將而高興,當下封三人俱為校尉,暫做呂布副手。三人謝恩後就跟著呂布熟悉飛熊軍去了。
待三人走遠,李儒對董卓說道:“太師,恐這三人心有不忿,不是真心降於太師,還望太師派人注意他三人的舉動。”董卓深然之。
卻說三人跟著呂布,一路上也不言語,倒是典韋看不慣呂布,咄了一口說道:“哼,三姓家奴,狐假虎威。”說的當然是呂布。呂布聽到這話後渾身一震,但沒說什麼,裝作沒聽見繼續走在前麵。童虎拉了拉典韋的衣袖,示意他不要亂說,畢竟這是人家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