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孫堅大敗,星夜叫人來報,袁紹大驚道:“不想孫文台敗於華雄之手。”便聚眾諸侯商議。眾人都到,隻有公孫瓚後至,紹請入帳列坐。曹操饒有深意地看了童虎一眼,雖早已知結果,但對於童虎如此精辟的分析,曹操還是暗讚。同時心中有浮起一絲殺意,“此人定不甘久居人下,實乃大敵也。”
此時袁紹說道:“前日鮑將軍之弟不遵調遣,擅自進兵,殺身喪命,折了許多軍士;今者孫文台又敗於華雄:挫動銳氣,為之奈何?”諸侯並皆不語。紹舉目遍視,見公孫瓚背後立著三人,容貌異常,都在那裏冷笑。袁紹問曰:“公孫太守背後何人?”公孫瓚呼玄德出曰:“此吾自幼同舍兄弟,平原令劉備是也。”曹操驚道:“莫非破黃巾劉玄德乎?”瓚曰:“然。”即令劉玄德拜見。
童虎仔細觀察著這今後強敵,隻見他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麵如冠玉,唇若塗脂,顯得頗為厚德,看起來有一副悲天憐人的心腸,怪不得能成為漢中王呢!又觀立在劉備後麵的兩位大漢。一個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形貌嚇人,腳指頭想想也知道他是張飛;另一大漢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麵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好一個戰神關羽,氣勢與典韋不遑多讓。
公孫瓚將劉備功勞,和其出身,細說了一遍。袁紹說道:“既是漢室宗派,取坐來。”命坐。劉備遜謝。袁紹說:“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胄耳。”劉備乃坐於末位,關、張叉手侍立於後。
忽探子來報:“華雄引鐵騎下關,用長竿挑著孫太守赤幘,來寨前大罵搦戰。”袁紹大驚道:“誰敢去戰?”袁術背後轉出驍將俞涉說道:“小將願往。”袁紹大喜,便叫俞涉出馬。即時報來:“俞涉與華雄戰不三合,被華雄斬了。”眾人大驚。太守韓馥說:“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紹急令出戰。潘鳳手提大斧上馬。去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眾皆失色。袁紹歎氣嫂:“可惜吾上將顏良、文醜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言未畢,階下一人大呼而出:“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眾人視之,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麵如重棗,聲如巨鍾,立於帳前。袁紹問此何人。公孫瓚說道:“此劉玄德之弟關羽也。”袁紹問現居何職。公孫瓚回答道:“跟隨劉玄德充馬弓手。”帳上袁術大怒說道:“汝欺吾眾諸侯無大將耶?量一弓手,安敢亂言!與我打出!”
童虎對曹操使了個眼色,後者心領神會,說道:“將軍息怒,吾有上將典韋,可斬華雄。”
袁紹大喜道:“如此甚好。”
於是便命典韋出戰,關羽隻能冷哼一聲退到一旁。
典韋正愁沒機會大展身手,沒想到馬上就有一份好差事擺在眼前,大喜道:“末將定取華雄人頭於此!”
正要出營,曹操手執熱酒說道:“典韋可先滿飲此杯。”
典韋接過酒杯,媽呀!那個燙啊!忙放於一旁案幾上,提雙戟道:“待某家殺了華雄那斯再喝這酒不遲!”於是出帳迎戰。童虎對曹操說道:“末將願為大哥擊鼓助之。”
曹操笑道:“甚善!”
於是童虎隨典韋出帳,手握擊鼓棒立於鼓前,靜待典韋出戰。
汜水關下,典韋手持雙戟獨自一人來到華雄麵前,見那華雄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他的馬脖子上還掛著兩顆人頭,想畢是俞涉和潘鳳的。而華雄則得意洋洋地坐在馬上。
典韋看得血氣爆漲,大喝一聲道:“華雄匹夫,休得張狂,你家典爺爺在此!”
華雄長笑一聲,拍馬上前道:“鼠輩休逞口舌之力,拿命來!”
兩人催馬上前,戰在一處,童虎則奮力擊鼓為典韋助威。
華雄雖是西涼第一猛將,但無論是氣力還是武藝,都要比典韋遜上一籌,所以童虎心中明白,典韋的勝出隻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