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回信。

中,葉奉君將幼子送入宮後,前幾年還對他掛念非常,每年年關必要回朝與幼子同過新年。

但原主對此並不開心,原因是父親一回來,他就不能無法無天。

自他五歲後,葉將軍逐漸看清兒子紈絝囂張的性格,深深地感到憂愁,開始抓緊對他的教育。他選擇徐徐漸進,先一點點說道理,告訴幼子什麽是對什麽是錯,什麽是該什麽是不該。

也許是每個人生下來時就自帶一種性格,有的人能在餘下環境中有所改變,有的人卻不能。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對原主並無作用,反而讓他變本加厲。

葉將軍在更換無數教育方式皆無果後,對獨子愈發失望。而原主毫無覺悟,依舊我行我素,對他沒大沒小,對皇帝不恭不敬將所有人都當成他炫耀的資本,徹徹底底傷透葉將軍的心。

最終除皇帝下令召回外,其餘時候他都留守邊關,保家衛國。

原主……

真是不孝子的典範,差不多忘了自己還有個爹。

十幾年中一封家書都未寄去邊關過。

葉時雲是個厚臉皮,三年中月月不間斷,每月少說十封,從“安否”到“您吃了嗎”,一股腦寄過去。但全都石沉大海,葉奉君丁點反應都沒有。

所以此次去邊關,這個爹對他是什麽態度,會不會護他真不好說。

畢竟原著中葉時雲被殺,葉奉君十分讚成。

……

轉眼,他們到了臨近邊關之地的一處城池。

縱然早知邊關荒涼,但等親眼看到後,葉時雲抿抿唇心裏浮現一絲酸楚。

這還不是真正的邊關之地,才隻是靠近而已。那城池便像淹沒在狂沙中,城牆地麵皆是灰撲撲的,一點都沒有內城的清爽富饒,顯得十分破舊寒酸,漂泊無定。

軍營的將士們早知公子、郡主要來,早早就候在此處接應。遠遠看到從皇城來的馬車和護衛,兩個領頭之人雙眼一亮,猛喝了一聲駕,道:“是公子和郡主,走!”

葉時雲瞧見有一小批隊伍策馬而來,猜到是前來接應的。心間的酸楚微散,淡淡笑開,誰知正想開口喊一聲,一隻香香軟軟的手極其自然地從旁邊伸過,牢牢挽住了他。

葉時雲:“……”

他暗暗掙脫了幾下,居然還掙不開,反倒讓盛悅郡主挽得更緊了。

葉時雲:“……”

戰馬速度極快,轉眼那批隊伍已奔過來。葉時雲不好在一群人麵前讓盛悅郡主沒臉,隻好硬著頭皮讓她繼續挽著,這個場景一路上出現過無數次,護送他們來的護衛和兩人的丫鬟小廝早練就金剛不壞之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