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江城初秋的清晨,稀碎陽光從紅木雕花鏤空的窗戶透過映到紅色楠木梳妝台上,留下斑駁疏影。洛瑤端正坐在梳妝台前,淡淡看著梳妝台上白淨小瓶裏插著的玉簪花,純白花瓣掉了幾片。
門外一個喜悅滄桑女聲傳來,:“洛瑤好姑娘,你起來了嗎?”
洛瑤的思緒被拉回來,緩緩起身打開門,映入眼簾的是老鴇歡喜笑顏。老鴇雖是個四十多歲的女人,卻穿著杏紅裙襖,黛粉也極重,但眉宇間依然可見年輕時的風華豔美。
洛瑤莞爾一笑,眼眸裏卻透著清冷淡漠,帶著疏離感,慵懶軟糯的回應道:“媽媽起得好早啊。”然後回到梳妝台坐下,不急不忙拿著金絲楠木梳子緩緩梳著墨色長發。
老鴇立在一側,拿過木梳,給洛瑤梳起來,依舊笑顏盈盈,輕聲道:“好姑娘,今晚…………來的是江少帥,點名要聽姑娘一曲,姑娘知道的,一般的,媽媽早給你推了。今日,這是推不得了。”
洛瑤手裏捏著一片玉簪花瓣,隻是從鏡子看了眼老鴇,輕輕一笑:“我知道媽媽對我情誼深厚,我自然不會薄了媽媽,媽媽放心吧!”
聽到洛瑤回答,老鴇輕呼了一口氣,:“那姑娘,我去準備去了,照舊嗎?”然後按了木梳,緩緩離開。
洛瑤輕輕點了點頭,接著說:“媽媽可不要忘了我們的約定。”
老鴇道:“那是自然。”
這時,海棠端著一盆水走了進來,欠了欠身子,算是給老鴇行了禮。
老鴇點了點頭,不忘囑咐道:“好好服侍姑娘。”然後走出了門。
海棠放下盆,來到洛瑤身旁,自然的拿起桌子上的梳子,問:“姑娘,照舊那個發式嗎?”
洛瑤輕快回道:“換一個簡單的吧!”
瓊宇閣是當時最奢華的娛樂場所,格調高雅、清新脫俗,不過消費極高,沒有萬貫家財,自是不敢踏足,來訪的也盡為達官顯貴。這裏是沒落王府改成,這裏的姑娘不僅長相絕美,且各有技藝,琴、琵琶、簫、舞、歌……當然,對外宣稱:“隻賣藝不賣身。”
瓊宇閣裏麵的姑娘也分三六九等,最高等的姑娘不僅獨住一個院子,而且有丫鬟服侍,比大戶人家的小姐還風光些。
洛瑤是這裏的頭牌,技藝超群、舞姿綽約、尤擅琵琶。不過見過她的真實容貌人僅僅老鴇和海棠。在外始終戴著張銀色雕花麵具,聽曲的人隻見眼眸,但多少人驚豔她雙眸中深沉而又疏離的目光,想看清她麵具下的容顏。這也為洛瑤增加了些許神秘感,愈傳愈神奇,少不了一些人要慕名前來。
隨著金碎光芒逐漸消逝,夜色深沉起來,瓊玉閣長廊上掛起了大紅燈籠,映襯著這黑色的夜,增添了一些溫暖。很快,也就熱鬧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