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開天辟地
徐整 〔兩漢〕
天地渾(hùn)沌(dùn)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裏。
多次讀這篇文章,總有一個問題疑惑著我?盤古以身撐天地,天日高一丈,地日高一丈,原則上盤古應該是日高兩丈才能保證以身撐天地,而現在盤古也日高一丈。其中到底是古人的智慧我等肉眼凡胎不可及,還是,,,。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在在這之後的數千年,在這片神奇的東方土地上,一直流傳著盤古開天地的故事並深深的影響著華夏文明觀的構建。
而在神州之中,中原故土,有一處聖地,名曰泌陽,而在此地南部,便是本文中的根源出處:盤古山。盤古山,地處桐柏山脈北陲,南陽盆地東緣,河南省泌陽縣南部盤古鄉境域。主峰海拔459米,周圍山巒丘陵環峙,如同眾星拱月。據泌陽古《縣誌》載:“盤古山,縣南三十裏,蔡水出焉。本名盤瓠,後演為盤古,因立盤古廟於上”。
盤古山一隅曆史上植被繁茂,山清水秀,形成了一定的“小氣候”,因而常年雨水調潤,五穀豐登,人民生活安定,素有”東西南北搬,不離盤古山“的民諺。特殊的生存環境,加上這裏勞動人民勤勞、聰穎,富於對大自然及人類由來的幻想,因而便產生了有關盤古兄妹心底善良,石獅饑餓,盤古經常給其送食,後在天崩地裂,萬物塗炭之時,被石獅拯救,渡過劫難,又重造天地的故事。以及為了繁衍人類,規定滾磨成親:如兩扇磨合在一起,便結為夫妻。於是,三月三日兄妹便各執一扇磨,從東西兩個山頭同時滾下,結果,競合在一起。盤古大怒,遂飛起一腳,將一扇磨踢出數裏,但天命難違,兄妹終於成親。育子天帝苟氏娶王母娘娘為妾。以治天下,後立廟王集鄉苟崗有天帝廟題苟廟二字。。因此,盤古爺又稱為人根之祖。其它還有《捏泥人繁衍後代》、《盤古爺的石箱子》等等一係列優美動人的神話傳說,都給人以啟迪,給人以歡愉。正所謂“三月三,盤古山”,所以農曆三月初三是盤古山朝聖的日子。在中國“盤古聖地”不在少數,而在河南省,唯有泌陽縣盤古山被稱為“中原盤古聖地”,此盤古山不以山高而名,因為盤古山主峰海拔也才459米,在群山之中可謂“嬌小”,但她卻在中原諸多名山秀峰中奪得“盤古聖地”之美名,自是有其不凡之處。
而盤古山山巔之上立有盤古神廟。 盤古廟始建於五代。傳言當年盤古山上時有神光顯現,更有蜃樓仙境為鄉民官士親見。每奇景臨世不過半日即沒,其中有仙樓宮闕,井然杼比;麒麟、彩鳳、青鸞、仙鶴、白螭、神龍戲於其間;瓊草玉樹,遍地可見;靈果珍品,望而垂涎。仙人飛相來往於瑤宮紫闕,且有彩裳宮娥、童子相隨而行。仙氣氤氳,自在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