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曲線從高峰跌下,而工作和家庭的負擔曲線則向上升去,這兩條拋物線的相交點正是中年。
人到中年,會對工作事業都不滿意,認為眼前沒有任何挑戰值得全力以赴,會變得死氣沉沉、喜怒無常、悲觀消極;人到中年會遭遇事業和家庭的雙重壓力,心理和身體上出現下滑的跡象,這就更加重了中年危機以及困惑。
陷入中年危機心靈陷阱的人會出現一係列的消極情緒,引發心理上的問題,並伴隨著出現身體上的反應。隻有樹立積極的心態,用充滿自信的心態來應對的中年人才能平穩地度過這一時期。
突如其來的孤獨感
進入中年後,大多數男人開始忙忙碌碌,肩負起家庭和事業上的責任。由於一頭紮在自己的天地中,很少有時間與別人進行交流,此時的中年人會備感孤獨。再加上競爭的空前激烈,人與人之間越發顯得冷漠,彼此之間也就產生了警戒之心。成功後的男人有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事業進展不順利的男人難免出現沮喪、壓抑和挫敗的情緒。這些突如其來的孤獨感深深困擾著中年人。
劉先生是年過40的中年人,是一家大商場的經理。在別人看來,他事業有成,家庭和睦。但是,自己的感覺隻有自己清楚,劉先生感到很孤獨、痛苦。
他說自己沒有任何親密的朋友,他也不願意和自己的下屬有過多的交往,“我認為把自己的事情完成好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隻有與他人保持一種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關係才能對完成自己的事情有所保證。”他覺得對另一個人流露出自己的真實情感是不恰當的行為。
像劉先生這樣沒有一個知己的中年人不算稀奇,很多人都承認自己沒有一個可以完全信賴、親密無間的朋友。因此,他們之間的大多數人都幾乎默認了這種狀況,認為這種現象是可以接受的。正因為如此,劉先生才找不到自己情感失落的原因所在。他常常壓抑著自己的情緒,無法傾訴自己內心的煩惱和喜悅,工作中的事情他不想帶入家庭中來。但是無形中,他又掩飾不住內心的孤獨感,為此他非常懊惱。
針對劉先生的狀況,心理學專家指出:“內心世界的封閉使人們無法通過情感交流建立真正的友誼,友情的缺乏使現代人陷入了一種強烈的孤獨中。這都是中年危機所呈現出來的症狀之一。”這正如許多中年人對自己感受描述的那樣:“在這個世界裏,我感到孤獨、嫉妒、憤怒、緊張。”然而,也正是這種孤獨感和對他人的排斥感加劇了中年人的情緒危機。
人到中年,生活的重負也許會衝淡昔日的激情和浪漫,無論你處於事業的頂峰或者低穀,總會遇到不同的情感孤獨。如何渡過中年危機是中年人所必須麵對的現實。麵對喧囂熱鬧的各種生活內容,他們卻顯得格格不入,所以中年人始終孤獨著、寂寞著。麵對這種情感上的失落,中年人隻有端正態度,重新認識自我,才能擺脫這種心理危機。
莫名其妙的煩躁和敵意
進入中年的人開始出現一係列的身心反應,尤其在心理上開始出現明顯的危機感和敵意。他們此時如果發現自己仍舊沒有在這個年齡有所建樹就會充滿怨恨、自卑;相反,那些有所建樹、有所成績的中年人則能夠表現出平和的心態,讓人覺得和藹。因此,社會地位的自我評價左右著中年人的心理,影響著他們的身心健康。
李陽在一家公司穩坐經理的位置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對一般人來說,能夠一直這樣下去也是不錯的事情。但是身在職場就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總是不安於現狀,充滿了危機感和欲望。對已步入中年的李陽來說更是如此。
在這家公司,李陽人緣也還不錯,樂於幫助下屬和有困難的人,為人又隨和。對於那些陷入困境的人,他能夠伸出友誼之手;對於身邊那些平步青雲的人來說,他卻往往心生敵意。他煩躁、仇恨,非常厭惡這些快速成長,借力往上爬的人。不僅在公司裏如此,在家他也同樣會有莫名其妙的煩躁感。當心情好的時候,李陽對孩子是百依百順、嗬護備致;但是一旦在工作中出現問題或者心情不爽的時候,孩子就會成為他的出氣筒,妻子為此經常和他吵架。他也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中,對周圍的人充滿敵意。
同樣的問題不止在李陽身上出現。很多年近中年或者已經進入中年的人都會出現類似的問題。這對中年人來說是十分普遍的、正常的現象,但是它畢竟是一種消極情緒。過多的敵意容易使一個人心靈扭曲,以至於常常牢騷滿腹、痛苦不堪,同時總被莫名其妙的煩躁和不安所困擾。這種中年危機中的消極心理不僅影響著一個人的正常思維和心態,也影響著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因此要極力避免。
“不公平世界”下的沮喪和抱怨
中年危機的心理現象之一就是喜歡抱怨周圍的環境,抱怨他人,抱怨這個世界的不公平,心中充滿沮喪感和挫敗感。此時,人的情緒會伴隨著消極心理跌入低穀。人到中年,正是人生出現變故的時候,親人的去世、公司的解雇等意外事件都有可能發生,令人困擾的生活事件也在加劇著他們的沮喪感。因此,中年人開始懷疑人生的一切,人生態度也比以前更消極。這種消極心理的出現會保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在此階段,內心中的幸福感會被沮喪所取代。
劉君剛剛44歲生活便一蹶不振,慢慢地他不再充滿喜悅和激動,他開始害怕承擔責任,把所有的過失都推卸到別人身上。他整日憂愁沮喪,好像在等待著死亡來解脫自己。
工作上,劉君提不起任何興趣。他總是充滿壓力,不知道什麼時候公司就會解雇自己。因此,他仇視和他競爭的對手,他想盡辦法阻止別人提高業績。正因為如此,公司裏的同事對他評價很差,這更加劇了他的恨意,心中的壓力感也讓他越來越難以承受。
心理學家指出,中年人普遍存在著這種沮喪感。內心的沮喪感主要是因為周圍的人和事物使他無法適應,他們拒絕長大,喜歡偽裝自己。他們總是喜歡自憐地說:“怎麼辦呢?我為什麼這麼沒有出息呢?這個世界對我太不公平了。”在這種抱怨中,他們發泄著心中的情緒,以此來獲得暫時的解脫。對於那些“功成名就”的男人來說,同樣會出現沮喪感。比如,事業成功的男人在家庭中會受到妻子的影響,如果因為妻子無法操持家務,那麼麵對家務就會讓一個中年人產生嚴重的沮喪感;另外,中年人的沮喪感也來源於對孩子的教育。處於中年危機的人對這個世界存有疑惑,認為這個世界對自己太不公平了,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抱怨,這種心理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影響著他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