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踏足山巔,猛墜地獄(1 / 2)

傍晚,料峭春寒籠罩著九重宮闕。

崇政殿,三年一度的科舉殿試即將落下帷幕。

文武百官手持朝笏分列丹陛兩側,扭頭觀察身後三百個緊張不安的新科進士。

“誰會榮獲三鼎甲?”

“哪家門第高居金榜之上,崔氏?亦或河東裴氏?”

“一朝登頂狀元身,睥睨天下讀書人,諸君且看大幹文道的麒麟兒!”

群臣交頭接耳,小聲議論。

每逢科舉,狀元永遠是最耀眼的存在。

“聖人駕到——”

隨著偏殿傳來宮婢清脆悠揚的嗓音,滿殿鴉雀無聲。

俄頃,絕美女帝緩緩走上禦座,一襲曳地鳳裙,整個人顯得高貴而典雅。

八名紫袍大學士緊隨其後,手中捧著殿試卷。

姬扶搖俯瞰朝殿,不緊不慢地說道:

“經朕掌卷,有一篇策論字跡遒勁、見解獨特,論述精道,堪稱經典,特此欽點狀元身。”

大學士相繼頷首。

狀元歸屬毫無爭議,不止是陛下,他們八位也折服於這篇策論。

“拆封。”女帝輕言。

所有進士屏氣凝神,注視著宮婢手中的彌封卷。

依照慣例,為了維持公正,大幹科舉采取糊名謄錄製。

宮婢拆封後看著籍貫姓名,她的表情慢慢凝固,在莊嚴肅穆的朝殿罕見失態!

女帝眸光微詫,她好奇地問:

“誰?”

“回陛下……”宮婢勉強遏製震驚的情緒。

史無前例!

前所未有!

“鄔縣,顧家村,顧平安。”宮婢抑揚頓挫。

霎時,朝殿死寂。

群臣互相交換眼神,都能察覺到對方眼底的駭然之色。

三百進士,其中有兩百一十八個來自世家門第,八十一個出身寒門,剩下最後一個是為庶民。

而他,就叫顧平安。

寒門好歹祖上闊過,隻不過沒落了,而庶民則是世世代代的平頭百姓。

今日,一介草民親手締造奇跡!

進士們如遭雷擊,臉色肉眼可見的蒼白。

特別是眾多門閥士子,藏在袍袖裏的雙手都在劇烈顫抖。

他們徹底淪為家族的恥辱!

大幹自立朝以來,三十五位狀元全部出身門閥望族!

而這一屆科舉,門閥栽培的讀書人卻被庶民狠狠踩在腳下,隻配仰望他的背影。

丟盡顏麵尚且不說,更可怕的是,將會帶來何等惡劣的影響?

一百多年前,大幹太宗皇帝為了打破門閥壟斷選材,力排眾議創立科舉製,一批又一批寒門學子湧入廟堂。

可那又怎樣?

狀元郎永遠出自高門望族!

就是明明白白地告訴世人——

門閥傳承永遠高於寒門庶民,這是不可逾越的階梯!

可現在呢?

……

朝殿氣氛壓抑到了極點,安靜得隻能聽到銅漏水鍾“滴答滴答”的聲音。

人群中,顧平安目光恍惚,隔著重重疊疊的宮殿,仿佛看到了顧家村那個五歲稚童,從小山溝走啊走,一路趟過激流爬出深坑,終於用十五年的時間踉踉蹌蹌地走向王朝都城。

這一刻苦盡甘來。

“宣,新科狀元顧平安。”禦座上傳來慵懶的嗓音。

顧平安趨行出列,迎著一道道尖銳的眼神,慢慢走向丹陛。

“學生見過陛下。

”他恭謹地躬身,進士皆是天子門生。  女帝一言不發,居高臨下審視著這位狀元郎。

過了很久,她滿意道:

“風骨其身,毓秀於形,內裏驚濤駭浪也能克己自持。”

“朕自即位大統,你是第一個狀元,你可不要辜負朕的期望。”

她給予了極高評價。

顧平安情緒翻湧,鏗鏘有力道:

“學生願以忠誠之心報效陛下。”

女帝輕點下巴:

“善!”

諸多門閥官員包括紫袍公卿在內,望向那道年輕挺拔的身影,都感到一種深入骨髓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