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後世讀書,有一句猶太人的名言,她印象特別深刻,對你好的人會一直對你好,你對別人好的,他們不一定會對你好。呂父呂母一直對原主很好,呂頌梨覺得自己成為他們的女兒,不管性格如何變化,他們還是會對他好的。
——第18章 規避風險
她自己是一個很自私的人,關於孩子的問題她在後世時就想過,如果她哪天結婚了想要孩子了就生一個,而且隻生一個。她生孩子的初衷,不為傳宗接代,不為養老,就想感受另一種煙火。一個人要孩子和不要孩子,如同選擇側重生命的寬度還是側重長度。
對於婚姻她也看得很開。婚姻的本質就是一場合作,雙方共同出資,合作經營,相愛啊,或者有好感啊,這是合作的基礎,也是雙向的選擇。婚姻存續期間,雙方共同努力,如果最終經營不下去了,就好好析產,分配好各自的利益後好聚好散。有些傻女人把愛當成自己的資本,但愛是會消失的。
或許有人會說她站著說話不腰疼,可能和她向來比較理智有關吧。感情破裂也是一件很常見的事了,父母尚且不能陪你走到最後呢,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不也挺正常的。而且快樂是各式各樣的啊,她有錢,有能力,長得又不差,自己一個人的時候能過得好,離婚後一樣能過得好,又何必緊緊揪著過去不放呢?
——第21章 呂家大姐
對此,她一點也不意外,她長得那麼漂亮,又那麼聰慧,他怎麼會不喜歡呢?呂鬆梨在前世就習慣了男人對她的欣賞和喜歡。她也並不覺得自己這樣想有什麼不對,承認自己的優秀,同時也了解自己的缺點,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不驕狂,亦不妄自菲薄,是一件好事。
第39章 你喜歡我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越是底層的人,越在意自己得沒得到尊重。她何必去展示自己的優越感,挑動他們那個敏感的神經呢?在沒有利益衝突的前提下,沒必要給自己樹敵。
可是,挑剔他們,鄙視他們,能讓自己得到什麼好處嗎?並不能。如果自己情緒價值上的滿足,需要通過貶低底層的人來得到滿足,那麼自己的境界和層次也就那樣了。
那些無時無刻都想在不如自己的人麵前展示自己的優越感的人,實則就是個傻叉。她的自信源自於他自身的優秀,不需要通過貶低別人來獲得。
——第53章 我也記仇
為政者,麵臨選擇時,三思而後行,可一旦選擇了,最忌三心二意,他們現在最需要做的是往前看。
——第59章 這個蠢貨
秦珩在軍中協助父親統軍多年,管理過大大小小的職務,深知適合自己能力的職務,才是最好的。自己擅長什麼,才能在相應的位子上做得風生水起,比如他們這樣親家公。
——第72章 稀缺人才
以趙彬的用量。這買賣其實還能再做兩三次,但是,越到後麵肯定就越是危險。
在後世時,她有個好友是學投資的,她很厲害,大學畢業後就被邀請進入了一個知名的投資團隊,他們的投資包括股票、基金、期貨等等,其中涉及的領域更廣泛。她賺錢後,將一部分錢交給好友打理,每年都有十二個點的收益,很穩定。好友就曾說過,永遠不要妄想把股票賣到最高點。
這句話可以應用於很多決策之時。
——第75章 這是雙贏
呂頌梨看到這個辯題並不意外,先前第六輪擂台賽時,就給出了幾個備選的辯題,唐虞之治便是其中之一。唐虞之治指的是上古政治清明人民康樂的理想時代,相當於問在本朝實現政通人和的盛世難不難?
呂頌梨將擂台賽的辯題重新捋了一遍,先前已經辯過人性本善人性本惡、成家立業孰先孰後、忠孝能否兩全、知難行易還是知易行難,最後是‘可否以成敗論英雄’。仔細地思索,便能發現,這裏辯題是有一定的邏輯在的,它們是循序漸進的。
這一組辯題將人才的一個成長的過程給高度的概括了,這些人生磨練都經曆了,其中還能在成長中做到知行合一,那麼,這個人才就能做官了,更別提,那句學而優則仕。範泉在丁憂前已經具備出仕的資格了,隻是時運不濟。今天的辯題,他議盛世實現之難易,是沒有問題的。
——第77章 看他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