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沁笙在白芨口中得知,今年是永昭十五年,沈沁笙死的時候是十七歲,是永昭二十年,說明現在的自己十二歲,那就還有複仇的機會,之前的沈沁笙隻學了才藝,沒有學習武藝,現在的她要文武雙全。
我去向趙母說:“阿娘,我要學習武藝”趙母很驚訝,“不知道你一個女孩子學武幹什麼,但你做什麼我都是支持的。明兒我就讓你爹給你找一個武術師傅”沈沁笙很慶幸自己生在了丞相府這個很好的家庭。
趙母給沈沁笙請的師傅很嚴格叫陸淵,第一天的時候,白淵就根據沈沁笙和白芨,茯苓的身體狀況製訂了她們都適合得一個計劃,寅時末就要到武術場集合,沈沁笙請求讓白芨和茯苓也跟著自己練習武藝,趙母默許。
寅時末,沈沁笙拖著疲憊得身子,左手拉著睡眼朦朧的白芨,右手牽著昏昏沉沉的茯苓到了武術場,陸淵已經等候她們多時,沈沁笙之前說過不要覺得她是丞相府大小姐就對她要求不高。
第一天第一步就是紮馬步半個時辰,沈沁笙紮了一刻鍾腿就抖得不行,茯苓和白芨也是一樣,但是沈沁笙堅持下來了,白芨也堅持下來了,茯苓因為意誌力不堅定再沒有練習。
第二天第一步變成了站樁,沈沁笙知道,下盤穩固不是最重要的目的,本質目的是為了“結體聚力”,也就是為了產生最大限度的整體力而產生的。
一個禮拜後,我走遠一點兒麵不改色,不像之前一樣氣喘籲籲,沈沁笙最向往的就是輕功,她總是很羨慕那些飛簷走壁的大俠,希望自己可以擁有淩波微步的本領。
一個月後,我和白芨基本功已經很紮實了,陸淵準備教我們練習輕功,我很期待。
第一步,陸淵將長一米直徑約五厘米的堅硬的圓木埋入土中,上露約五十厘米,樁與樁之間間距約三十厘米,立這樣的木樁三十根。讓我和白芨用前腳掌在木樁上來回行走。
我剛走上去就要掉下來,白芨則是如履平地,陸淵誇讚道:“白芨真是是練武奇才啊”隨著平衡能力的提高增加行走的速度,以至最後可在樁上奔跑自如。此種功法的練習主要在提高人體的平衡能力。
第二步,陸淵找到了一口容積400公斤左右的水缸,先盛滿水,初練者先空身在缸邊行走,隨著平衡能力的提高,不斷加重負重的重量減少缸裏的水,加快在缸沿的換走速度。
負重物增加的重量和缸中水的減少量成適當的正比例。就這樣循序漸進,身負重物不斷增加缸中的水逐漸減少,直至變成空缸還能在上麵上行走自如。
在這兩個練完之後,白芨已經可以飛上較低的房簷了,我也可以在一些凹凸不平的地麵上健步如飛了,陸淵滿意的點點頭。
半年後,我和白芨的身體素質大幅度提升,陸淵說:“是時候給你們教一點兒真刀真槍了,”他讓我們挑選喜歡的兵器,到了武器房,裏麵擺滿了、弩、槍、棍、刀、劍、矛、盾、斧、鉞、戟、殳、鞭、鐧、錘、叉、鈀、戈。
我挑選了一把劍,白芨則是挑了一支紅纓槍,我覺得練槍很有困難,我問白芨:“你為什麼要遠槍呢?”白芨回答:“我就是想保護小姐”我熱淚盈眶。
陸淵給我給了一本《劍道》,給了白芨一本《長槍法選》,讓我們先回去熟悉一下裏麵的招式,我和白芨刻苦鑽研,終於將招式都記了下來。陸淵說一周後他會來檢驗一下我們練習的成果,讓我們抓緊時間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