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當了皇帝揚眉吐氣(2)(1 / 2)

2、占據長安城人氣步步升

九月十日,我覺得時機成熟,到該給屈突通教訓的時候了。

因為過河對我來說,已經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容易得像睡覺一樣,想趴著睡就趴著睡,想翻身就翻身。

我已經有了自己的水軍,準確地說,是老百姓無償捐贈的,自發組成了一支船隊,可見屈突通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已經死了。

不過,屈突通不敢輕易出城,我隻好把整個河東城嚴嚴實實地圍了起來。

雖然談不上關起門來把狗打,但是籠子裏的狗會上串下跳的,這是從心理上徹底打垮屈突通。

同時,我又把一部分部隊往長安方向開去,十月四日,我來到了長安城下。

屈突通已經是癱子掉進爛泥塘,不能自拔,而我卻在一個物產豐富的地方完成了我的軍糧問題。

永豐倉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因為那裏要什麼有什麼,隻要你不要臉,吃香的喝辣的,隨你的便。

華陰縣令李孝常看到了我的大軍氣勢洶洶開來,遂派出使者前來和我詳談,願意獻出城池為我鋪開前往長安的道路。

這是我求之不得的,老鼠睡貓窩,送來一口肉,念他獻城有功,還是當他的官老爺,沒想到消息傳到在江南的楊廣耳朵裏,他的弟弟最終被砍了頭。

兵多將廣油水多,正是我此時的真實寫照。

下麵就開始采取了圍攻長安的策略,

李建成、劉文靜、王長諧等各軍務必把關永豐倉,不要讓一隻蚊子飛進來。

李世民、長孫順德、劉弘基等各軍進攻則從北方對長安進行圍攻,輕而易舉地攻下了渭水以北的涇陽、雲陽、武功、盩厔諸縣。

至此,長安城裏的老少爺們就是眉毛上掛豬膽,苦在眼前了。

長安城已然成了一個打開了門的豬圈,隻有等著我去抓豬尾巴,不聽話的拿殺豬刀伺候,聽話的我不管是公母,照單全收。

在長安城裏,我現在已經是老大了,但我不是想把屁股坐在雞蛋上的人,俗稱糊塗蛋,做到這一點,那需要多麼寬闊的胸懷,最基本的原則就是不殺降。

這就是千古不變的鐵律:得民心者得天下。

過了不久,我的女兒和女婿柴紹也帶著一部分義軍趕來了,這又是為我在長安城做到長治久安加上了一道保險杠。

人們都說這是家族創業,我覺得應該還有一句,造反也是一把雙刃劍,成功了那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失敗了那就是皮蘿裏洗蝦公,一個也跑不了。

實踐證明,我成功了。

我的女兒和李世民見麵後,有說不完的話,最後他們的話題轉移到前來投奔的義軍。

李世民是個很細心的人,對義軍的話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從這裏可以做到吹糠見米,本小利大,穩賺不虧。

義軍中人才濟濟,你用眼睛一瞧,招了幾個能擇木而棲的良禽,那就說明你踩上銀橋上金橋,越走越亮堂了。

還真有這麼一個,叫做房玄齡。

他是高幹子弟,但是不會逗鳥遛狗,卻愛上了文學和書法,尤其是雜文,對現實的批判可謂是一真見血。

少年房玄齡曾經遊覽過長安城,在人人都認為長安城將為隋朝立下百年基業時,他卻很犀利地說:“隋文帝表麵看來很會治國,實則混諸嫡庶,使相傾奪,以後可能還會出現內相誅夷,不足保全家國。”

這句話幸好沒有傳到國家領導人的耳朵裏,否則一條大逆不道的罪名安在身上,足夠他死上一萬次了。

沒想到他在少年時代於民間發表這篇雜文卻成為了現實,李世民也如芝麻掉進針孔裏,巧上加巧地遇見了他,並且看中了房玄齡小老弟的遠見卓識。

此時的房玄齡鳥槍換炮了,一下子從一個小小的縣尉,搖身一變成了李世民的記室參軍。

我也為老二李世民如此愛惜人才暗暗高興,希望他此舉能為我唐軍樹立榜樣。

我總算是吃了定心丸。

九月末,我下達了長安城外徹底清掃敵軍的命令,因為長安城外還有一些剝了皮不閉眼還想蹦噠幾下的癩蛤蟆。

大業十三年(617年)十月二十七日,我遇見了楊廣的孫子,遂畢恭畢敬地行君臣之禮:“皇上,你受驚了。”

十三歲的楊侑反問道:“我什麼時候成皇上了?”

我笑著說:“你隻要從東宮搬到大興宮住就是皇上了,我還是你的臣民,住在長樂宮,這樣才方便你對我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楊侑還不滿意:“那我老爸的老爸怎麼辦?”

我又是笑著說:“涼拌。”

楊侑聽不明白,我隻好說:“給他個太上皇當當。”

十一月十六日,楊侑登上皇位,是為隋恭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