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又日落,天色已接近傍晚,街上的叫賣商販都收拾起攤位準備離去,剛下了學堂尚且年幼的學生們從學堂中一擁而出。
“記得溫習好明日的功課,莫要太過貪玩!”
在學堂裏,一道蒼老又稍顯急促的老人聲音穿出,轉瞬便被那群孩童的嬉戲打鬧聲淹沒,也不知有幾人聽了進去。
老人正是鎮上為數不多的教書老師,年輕時據說也是去過官場上“征戰”過的大官員,據說是在官場上惹到了大人物,便“解甲歸田”,回到了這故鄉青玄小鎮,當上了教書先生。
老先生看了看已經跑遠的孩童們,無奈的搖了搖頭,將身子轉了回去。
學堂內,並不大的空間稍顯的有幾分蕭瑟,牆上還粘貼著一些老先生所編寫的詩集。
以及一些孩童所畫的塗鴉。
再往裏看,一個身材稍顯瘦弱的少年正拿著與他等高的掃帚,一絲不苟的掃著院子裏的灰塵。
少年大約十二三歲,一席粗糙的布衣,一雙簡單的布鞋。看起來與其他孩童相差無幾,卻是少了幾分童真與活潑。
老先生歎了口氣,沒有打斷少年。
少年名叫周易,是鎮上出了名的苦孩子。
似是剛出生不久,便被父母遺棄,丟在了青玄山的山腳下。
鎮上常年靠采草藥為生的周瘸子撿到了他,周瘸子一生未婚也無子,年輕的時候也是一心追求那練武修煉之道,躊躇滿誌的離開了青玄鎮,再回來時已被人廢了修為,也瘸了腿。
靠著出門在外多年較有見識,又有著幾分武功底子,在青玄山外圍采采草藥賣給鎮上一些武夫謀生。
似乎是人老了心態的轉變,周瘸子收養了周易,並給他取了這個名字,無他,隻希望這孩子能過的輕鬆些。
雖說有著采草藥這門手藝在,勉強維持日常生活不算難事,但想像尋常孩童一樣正常上學堂,甚至是習武,便也成了不可能之事。
隨著周易日漸長大,那種對著世界濃濃的好奇心開始迸發,知識,詩集,書本,武功,修煉,對他而言都是充滿誘惑卻又不可觸碰的東西。
老先生心善,見過幾次周易在學堂外晃悠,那眼中對於知識的渴望讓老先生難以忽視,便以學堂缺一名打掃衛生的學徒為由,招了周易進來。
周易每日清晨,早早到學堂,開始為先生準備今天的課堂,以及諸如筆墨紙硯類物品。隻待課堂開始,周易就可以坐在教室的角落裏,聽先生授課。
而且每日正午與傍晚,其他孩童回家吃飯或休息的時間,便是周易打掃學堂衛生的時刻,而老先生,往往也會為周易留下幾口飯菜,免得周易因來回而趕不上下午的課堂。
“小易,我沒記錯的話,今天傍晚你要進山采藥吧。”
老先生坐在院子裏的茶桌旁,抿了一口茶水,對著正在打掃衛生的周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