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丹臣原來是芸娘的侄子,王將軍膝下無子,獨有三個女兒,芸娘是大女兒,他的母親王子素是二女兒。太子妃出事前他已記事,與呂柯也是青梅竹馬,記得芸娘的樣貌。在朝陽城一看到芸娘,寧丹臣心中就有了懷疑,事關重大,他誰也沒告訴,偷偷派了心腹去查,確定了芸娘的身份後,也是糾結了一番,但隨後就是南邊的戰事,隻好把這件事壓了下來。怪道當初韓焉還覺得寧丹臣嘴巴沒把門,什麼消息都往外吐露。原來還是這個關係。

寧丹臣現在已經是京城的府尹,還是愛吃兔頭,回京後也不回相府住,直接住進了城西的別院,那裏離永春巷不是很遠。平日沒事就去有間茶樓點上幾盤兔頭就能耗去一下午,與韓家的關係一直保持著。這次隻身上門拜訪隻是與芸娘拉家常,卻並未帶來相府的隻字片語。

就算不說,韓焉也能看出寧丹臣與家裏有事。要不然以相府的權勢,他也不會去朝陽城當縣令,直到去年才回京。

相府的事韓焉也聽大嫂提過,寧丞相與皇上是連襟,家中與慧貴妃交好,自己的兩個女兒也嫁給了朝中的權臣。

趙瑞說那兩個權臣應該是三皇子呂章門下的,三皇子的母妃正是慧貴妃。當今聖上一直沒有立後,目前執掌鳳印的就是這個慧貴妃。

其實,慧貴妃也是親戚。她正是王將軍的三女兒王子慧。芸娘出事後,為穩定局麵,呂平當即把王子慧娶為側室。說是姐妹,端看現在三皇子呂章與太子處處較勁,也就知道在她心裏是個什麼打算。

如今王家的小女兒二女兒已是同氣連枝,王將軍卻是最喜歡呂柯的性子。朝堂上的皇儲之爭,王將軍一直穩若泰山,如今這情形他隻能做個純臣,為此,慧貴妃對他頗有怨言。這次聽說大女兒平安在京,激動之餘,王將軍沒有聲張,避開了耳目來韓府見了大女兒。

寧丹臣當初也是心驚於自家的野心,後來,父親不聽勸阻,執意把兩位妹妹嫁給權臣,還屢次針對太子,手下行為也愈發不得收斂,一氣之下,自請去朝陽城當縣令,陰差陽錯下見到了流落在外的芸娘。這次見太子也知道了,才避開相府偷偷上門認親。

王將軍和寧丹臣的行為很隱蔽,但為以防萬一,還是先避去郊外的莊子更穩妥。自古天家無兄弟,太子也知道這點,自端午過後,就再也沒有來過。現在芸娘的消息慧貴妃那邊是不知道的,但時間長了就不好說了。

隨後幾天,家裏的東西都陸續收拾了運到郊外的莊子上。韓焉也把幾個店鋪在夏季的生意安排妥當,每月末讓大哥查下帳就好。

六月初,王大貴捎話說莊子上的玉米在出了,嫩乎著呢。莊子裏的玉米是很糯的那種,掰幾個嫩的用清水煮上一鍋,那個味兒,滿院子都是。

等玉米又長了幾天粒,幸雷的馬車就到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