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蓮花看他一動不動,出聲問道,“不合胃口?”
風明蕭搖了搖頭,“我隻是沒想到,你還會做飯。”
李蓮花隻是笑笑,“你都會做飯,我會做飯有什麼可稀奇的。”
風明蕭沒有再說話,端起桌上的元宵吃起來。
這是蘇靈玉出事之後,他第一次在酒館裏吃上一頓有人陪伴的飯。
瓷白的碗中盛著圓潤飽滿的元宵,浮在湯麵上,飄蕩著些許酒釀和幹桂花碎。
咬在嘴裏又軟又糯,甜香混著酒香,在唇齒間溢開,讓李相夷不由自主的想起在雲隱山過年的時候,師父做的元宵。
李相夷吃了兩口,眉頭微微皺起。
奇怪,這味道的的確確很像,跟師父的手藝如出一轍。
他看了一眼李蓮花,李蓮花抬手指了指廚房。
“還有,自己盛。”
罷了,可能元宵都是這個味道也說不準。
既然要常住一段時日,那麼該準備的東西就得自己準備。
吃過飯後,李蓮花製定了一些采買計劃,下午帶著李相夷和笛飛聲一道出了門。
他沒有去動酒館錢櫃裏的銀子,酒館雖然不比客棧一應俱全,但該有的也都有。
隻用添備一些日常所需,身邊兩個錢袋,左右各薅幾兩也夠了。
臨近年關,街道兩側都開始貼掛起燈籠,貼上對聯,百姓臉上都盈著笑意,期盼新年。
先前街道邊的攤販都集中到了城內一個市場裏,幾人找過來的時候,裏麵格外熱鬧,擠都擠不進去。
李蓮花叫住邊上一個大娘詢問,這集市什麼時候散場。
那大娘笑著揮了揮手,“快過年了,府衙特許咱們集市能開到戌時呢,入夜了來采買都在不怕晚!”
李蓮花道了謝,沒有擠進去,而是折返回街道。
他買了一些香燭紙錢,往城外的竹林走去。
笛飛聲知道他打算去何處,並沒有多問,李相夷並不清楚。
他問道,“我們這是去哪兒?”
李蓮花說,“去祭拜一位朋友。”
如此,李相夷便沒有再問了。
到達墓地的時候,笛飛聲沒有再跟上去,隻是在外頭守著。
李相夷並未停步,他知道李蓮花現在不能動武,所以打算時時刻刻守在他身邊。
李蓮花停在墓前,放下手中提著的東西,朝著墓碑打了個招呼。
“蘇姑娘,好久不見。”
當日走得急,沒來得及上香,如今總算得了機會,來她墓前補上。
李蓮花點燃蠟燭,左右各插下兩支。
而後蹲身在墓前,慢悠悠的給她燒去紙錢。
“蘇姑娘,如今酒館的一切都好,宣城的一切也很好。”
“姚姑娘很好,明蕭很好,凜月司很好。”
頓了很長時間,他才又道。
“我也很好,你可以放心了。”
李相夷在邊上聽著,隻是靜靜看著他,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李蓮花沒有再說話,麵前的紙錢燃著悠悠火光,將他的臉烤得有些發燙。
他想,若是自己沒有來過宣城這一趟,蘇姑娘或許不會死。
他又想,在屬於李蓮花的那十年裏,宣城,凜月司,忘川酒館,都是什麼樣子的。
他想不出什麼來,這江湖瞬息變幻,如河流江水,前後相繼。
今日蓋過明日,昨日便無人記得。
他遠在千裏,卻從未聽過相關的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