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她來說不算太難。
高考成績出來前,謝知常和林懷蘭在家裏等著成績出來,而考生已經去上班。
很奇妙的經歷,對她們兩人來說。
“快到時間了,有查到嗎?”林懷蘭網。
謝知軍指尖夾著辛歌冷的準考證號,雙手握著手機搜查成績,一個數字毫無征兆跳出來。
“700分!”謝知棠捂住編,好似她考了這個分數!
林懷蘭滿心寬慰,從前部份對女兒因坐牢而錯失大好前途的怨念在不知不覺中消散了。
她拿起謝知常整理的藥科大學專業錄取分數線,比對了一番。
“這個分數她能含上生物製藥這個專業,歌冷又離她的目標進了一步。”
謝知常一邊撥打電話一邊激動點頭附和:“是的,姐姐這個分數可以上國內最好的藥科大學。”
電話接通那一刻,謝知常迫不及待想告訴她成績,按捺住激動,“姐姐,你考了700分!”辛歌冷在辦公室笑說:“我看到了。”
她這個分數可以選擇最好的藥科大學讀生物製藥,但是最好的藥科大學在別的省份,意味著若是讀,未來七八年都得在測邊。
辛歌冷有自己的想法,或許對於營通考生來說,學歷和名校是考慮的重點條件。但對32歲的辛歌詩來說,名校的名氣並不是她考慮的唯一因素,因為她並不需要靠學歷和名校來為未來就業的履歷饋全 她隻需要獲取這方麵的頂尖知識以及科研的資格。
於是她選了本省內最好的藥科大學攻讀,雖然錄取分數線隻需要670,但也是國內數一數二的藥科大學,無論是從陪伴家人角度,還是從方便處理公司業務來說,選本省內的藥科大學就讀是最優選擇。
進入大學後,辛歌冷花了一年的時間看各種文獻論文,學習實驗室操作和設計思路等等,利用她自己私人醫院擁有的醫學資料做各種數據實驗,發表 sci ,在收集病例數據這方麵,她有比旁人更迅捷的方式。
在其他新生還在本科階段苦苦求師兄師姐教授帶自己進實檢室打雜時,辛歌冷已經自帶科研經費和大創項目吸納了學校提優秀的醫學藥學精英學生和教授參與進來。
當這群精英學生以碩博師兄師姐的身份進入她的項目時,發現這個女人還帶有更精良的國外醫藥學團隊一起研究實驗,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喊她什麽。
說年齡吧,她又比他們年長很多,說學歷吧,她又隻是剛讀生物製藥本科二年級的學生。
後來他們發現這個女人是個實打實的大佬,表麵上是個大二學生,但她已經幾乎學完了碩博的醫藥學知識內容和實驗實操內容。甚至,如今她已經能夠帶團隊做科研了,各種試劑藥劑跟不要錢一樣讓他們盡情做實驗,而科研的方向課題就是她私人醫院的生物製藥研發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