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離開(1 / 3)

旌旗在狂風中不桀的飛揚,入了夏後的最後一捧柳絮撲麵而來,看不見的飛塵也伴隨著,模糊了紀詩的視線。

有的時候她覺得自己活得連飛塵都不如。

……

周雪麗和紀海軍分別在臨海的一個電子廠和機械廠上班,夫妻倆省吃儉用打拚十幾年終於在臨海郊區買了一間小小的兩居室。

而紀海軍,從小受的教育理念就是家裏要有個男孩子,才能傳承家族、不被人瞧不起。

但結婚多年周雪麗肚子還是沒動靜,周圍總有人三三兩兩的對他們兩口子指指點點。

好在後麵得了個女兒

緊趕慢趕又在三年後,懷上了二胎,這次倒是生了一個兒子。

夫妻倆很是揚眉吐氣,對家中這唯一的兒子也是要星星給星星、要月亮給月亮。

但家中多了一個孩子,東西也就多了起來。這也直接導致原本就六十平的房子一眨眼變得狹窄起來。

周雪麗作為家中女主人第一時間就感覺到了兩居室的擁擠。房間本來就小,再加上家裏有兩個小孩子,東西物件又多,打理起來也是麻煩。

心中又不免埋怨丈夫,當初要是聽自己的,那現在他們就是幸福的一家三口,哪裏還需要有這麼拖油瓶?房子住著更不會覺得擁擠。

剛好三歲的紀詩怯怯的走到周雪麗麵前想要看看家中新添的弟弟。

許是月子裏,丈夫忙於工作,自己無人照料,還要顧及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周雪麗心中本就有怒火,此時見到紀詩在麵前晃悠胸口更是添了一把大火,感覺哪哪都不順。

盯著紀詩的眸子也閃了閃。

紀詩從出生就溫順乖巧,不怎麼哭鬧,其實照顧起來也還算輕鬆,但此時的周雪麗心裏隻有一個想法,家裏因為又添了一個孩子,以後的支出肯定不少,就靠她和紀海軍那點工資養這一大家子確實是困難。

紀詩雖然才三歲,但已經能分清楚別人對她是否喜愛了。此時被周雪麗盯著她無端生出許多害怕,想哭但又害怕周雪麗的打罵。

低頭看向被周雪麗抱在懷裏的弟弟,小嬰兒白白胖胖的,不像自己皮膚黑黑的,被爸爸說是小猴子。心中的畏懼不因為弟弟的可愛而減弱。

紀詩覺得自己現在很有必要去讓周雪麗開心一點,也不知道說點什麼,幹巴巴的道:“媽媽,以後我可以陪弟弟玩。”

陪兒子玩?這句話確實讓周雪麗心情好了一點,她母親對待外孫一向刻薄,而紀海軍他媽又死得早,之後她還要上班,確實沒人能照顧兒子。

思前慮後,原本的念頭又被周雪麗壓了下去,這拖油瓶還是有點用處的……

*

紀詩已經到家十分鍾了,紀天康還坐在沙發前看動畫片。

臨海作為經濟特區,經濟發展這方麵自是不用說的,高樓林立、房屋建築、小店商鋪擁擠排列。紀家沒那麼多錢買的房子自然是位置偏僻擁擠的地段,也讓這裏的夏天比其他地方的溫度要高上幾度。

頭頂上的風扇“呼呼呼”的吹個不停,房間裏的各個窗戶也都被大剌剌的打開,但紀詩還是感覺不到絲毫涼爽。

伸手拂去額頭上的汗珠,轉頭往沙發上臃腫肥胖的突起看去,眉頭皺了皺,“康康,要寫作業了。一會兒爸爸媽媽就要下班了。”

九歲的紀天康被紀海軍和周雪麗照顧得很好,明明不到十歲就快到一百斤了,身高倒是沒怎麼變化,走起路來因為虛胖一晃一晃的活像個胖企鵝。

反觀紀詩,已經初一了,才六十五斤,個子倒是比同齡人高一點,已經有一米五五了,不過一看就是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小臉蠟黃蠟黃的。

小學的紀天康正是最調皮搗蛋的時候,但紀海軍和周雪麗對家裏這麼一個兒子也是極盡寵愛,凡他想要之物多數都會滿足,這也讓他從小就囂張跋扈。

幾乎天天都在小區裏惹禍,不是掐了樓下張奶奶家的孫子,就是搶了樓上孫阿姨的女兒的棒棒糖……

讓紀海軍和周雪麗幾乎天天都在給他處理後事,不過疼愛兒子的他們也沒有因此對紀天康罵過一句、打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