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開羅太陽報》第1701期科學版環球人物“對話第四維”
六月十三日, 美國加州伯克利生物實驗室率先宣稱他們已通過肖少華在論文中提到的ASDR(活性位點的定向重構)方法, 得到了與其一致的實驗結果,並通過宇航局提供的最新生物場能檢測設備,於哨向共鳴時附近空間發現了微弱的引力扭曲。
同月二十一日,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什生物分子學實驗室, 於自然新聞欄發布通訊:實驗結果基本可以再現, 但在得到進一步的數據證明前, 我們將謹慎保留對“SGDA四維”這一結論的看法。
七月,日本理化研究所SG神經科學實驗室、京都大學SG生化實驗室、美國科爾普林SG基因組學實驗室、德國海森堡量子生物學實驗室、中國上海生命科學院SG實驗室等研究機構宣布他們重複實現了肖少華的實驗結果。
截至十月,據SG科學報不完全統計, 全球各地一百二十七個SG生物實驗室先後參與驗證了這一實驗的可重複性。論文被引用次數近八百。
肖少華出名了。
麵對各路媒體的將近狂轟亂炸,與他的研究成果一同出名的,還有他本人的一段視頻。
——在被不停的詢問話筒包圍中,戴著銀框眼鏡的年輕科學家頓住腳步, 他冷靜地環視一周, 舉起雙手做了一個暫停手勢,就在各記者以為他要開口說些什麽, 屏氣凝神興奮不已時, 他上前一步, 掏出卡, 刷開了研究所的大門。
“不好!他要跑!”
不知是誰喊了一句,眾記者更加焦急往前擠去。
人群推嚷中,幾乎沒有人注意到另外幾個研究人員也在其中,艱難地一點點往大門挪動,很快地刷卡溜了進去。
而他回過頭,在即將再度鼎沸的人聲前,看向鏡頭,豎起食指,神情冷峻地做了一個噤聲手勢。
媒體嘩然。次日的頭條標簽便成了“如此狂妄!”“生物學界新星素養堪憂”“年輕不是傲慢的借口”“SGDA四維來襲:是福是禍?”
午飯時,韓蕭捧著手機笑得差點從餐桌上掉下去,蘇紅端著湯坐在一旁問:“你笑什麽?”
韓蕭調出他微博的頁麵指給她看,原來是網友從拍攝肖少華的那段視頻中截了張圖,故意找了個側臉靠下的視角,頗有點君王居高臨下的氣勢,還配了句話:讓開,你們妨礙我做實驗了!
“這哥們誰啊,”韓蕭拍大腿樂道,“也太了解酋長的脾氣了。”
與對方那種自帶一點天然樂觀派,隻單純為成果得到了肯定的高興不同,蘇紅對此充滿了不明的擔憂,每看到一條相關新聞,總隱隱地心驚膽戰,做實驗時也是,生怕出了什麽岔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