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關於地震救災(1 / 1)

【七架運-20排排站】

【幾架看著就胖嘟嘟長著翅膀的“車子?”排列走來。】

“不愧叫胖妞。”

“這是怎麼運的呀。”一看運20這個名字就是用來運輸的。

之前好像在阿富什麼地震的時候見過有後世人提過。

一下子,這個胖妞的形象就高大胖起來,要是自己家鄉遭到地震,能用這胖妞載點物資,鄉親們也不用受那麼多苦了。

這翅膀就是用來增加物資載量的吧,然後其他矮的車子能在翅膀下運輸?

總不能是用來飛?

也不知道胖妞能在地龍翻身之後起到多大作用,更想知道這後世有何手段!

(評論區)

(不用大象漫步作為bgm我不是很認可!)

↑(用過,但是不踩點!)

(胖妞,嘿嘿……胖妞……)

古人:請你們對我們家胖妞尊重一點!

……

【甘肅地震】

【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

6級地震是什麼意思,人們疑惑,但更多的是被這災難牽去了思緒。

一條接著一條的文字訊息。

【震後1小時,省消防、衛建係統等人員前往災區。】

【震後2小時,甘肅省審委書記及省長帶領工作組到達災區一線,連續一個月在積石縣統籌調度災區工作。】

【震後3小時,333名武警采取摩托化和徒步行軍方式,第一時間趕往災區。】

【震後4小時,陸軍第76集團旅前往災區展開救災工作。】

【震後15小時,搜救工作基本結束,受災群眾住進了生著爐火的帳篷。】

等關於賑災救援的文字信息。

太過震驚,讓眼睛和內心都酸酸的人們隻能發出一個疑問:請問這個一小時是一天嗎?

接下來是一些畫麵。

【“次日10時有人剛睡醒才知道甘肅地震的消息,運-20運送救災物資及車輛共14噸。”

一架運-20像隻大鳥從天而降。】

【“在西北的寒冬裏,沒有什麼比一碗熱騰騰的牛肉麵更能撫慰大家的心了,如果沒有,那再加一碗餃子或者燴菜。”

一些受災群眾排隊在牛肉麵、餃子、燴菜、羊肉手抓飯的棚子前……這裏忙碌著的人,有的穿著白衣服,有的穿著綠衣服。】

這些綠衣服……有點像我們之前看到軍訓的那些服裝,那麼是火頭軍?

【“黨和人民說要有光。”

一個四仰八叉的東西飛起,在黑夜裏有一小方天地被照亮了。】

【一頂頂帳篷整整齊齊排列。】

等等……

人們:胖妞居然能飛!!!

確定了,胖妞是我們素未謀麵的好胖妞。

比較困難的人們表示:這吃的比我好!

“要有光!”有人在偷偷嚐試。

“有光!”看來新的暗號也不對。

“光!”破罐破摔。

“!”這個是表示居然我沒有的氣憤。

“也有可能是演的。”悲觀的人表示,關於這個地震救災的內容都超乎想象。

在大部分時間、地點,災民能得到一些妥善的救助就很幸運了。

旁人聽聞如此消沉的話,回答了他:“如果是假的,希望是真的。”

(評論區)

(這次可不能讓他們跑了,上次沒看住沒投喂上)

↑(不好意思,連夜跑了)

↑↑(連夜來了,又連夜跑了,來去如風的男子們)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百年前的十二月,1920年的甘肅發生了甘肅海原大地震,死亡二十多萬人,百年後的“同一天”十一月初七也發生了大地震。為遇難的同胞祈福)

↑(海原大地震那時候是真的慘……那個年代很難有救援吧)

突然被評論點名道姓的地區人們麵麵相覷,災厄的到來為何如此突然。

不過好在這次有具體時間能減少點損失。

預防是最好的救命手段!

其餘時期的人們這次是想被提到又不想被提到!

……

【“東方龐貝”】

【這裏是一家位於甘肅、青海交界的新石器時代齊家文化博物館——“喇家遺址博物館”。】

【它是唯一一處大型災難遺址,保留著史前地震、黃河大洪水、泥石流的痕跡。】

【很可惜的是,這處保留災難痕跡的博物館,在這新的災難中有過半文物破損。】

(評論區)

(阿……那還能修好嗎)

↑(應該是可以的,當年出土的時候就很多是碎的。)

↑(相信專家團隊!)

人們:史前?

人們對於史前有自己的理解,有的認為是夏商周之前,有都認為是神話傳說時期裏的不被流傳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