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姨娘在一旁抿嘴笑,臉上帶著些不以為然,聽見司瑾誇讚楊姨娘簪花好看,也淡淡的並不跟著附和。
三個人說說笑笑了一會,話題不知怎麼的說到了木側妃身上,司瑾想到已經有幾天沒有道木氏的院子,便心血來潮的吩咐人,把木氏叫過來一起賞梅。
木氏這段時間這在小心的養胎,懷孕的消息並沒有讓司瑾知道,但這個時候不好行房,為免得司瑾到了自己房裏,晚上要做點什麼的時候,自己拒絕掃了司瑾的興致,惹了司瑾生氣,倒是不好了。
因此這段時間木側妃的心思並不放在司瑾身上,由著司瑾歇在別人的院子裏。
乍聽來人傳話說司瑾叫她去梅苑裏賞梅,木氏意外之餘,不免有些不情願,路又遠外麵又冷。可是也不好不去。隻好換了厚厚的衣服把自己武裝好,又帶丫鬟婆子,木氏這才慢騰騰的趕了過來。
此時亭子裏的小爐子上早已經煮了熱熱的水,木氏這一路走來也有些冷,進了亭子裏,匆匆的和司瑾見了禮,坐了下來。
看見下人用沸水煮了茶端上來,便端起來喝了兩口暖身子。
司瑾打量著木氏,見木氏今天的穿著不似往日的繁複華麗,人也清淡不少,不由的有些奇怪,“這是怎麼了,可是身體有什麼不適?”
木氏搖搖頭,“並沒有什麼事兒。妾身最近就是有些犯懶,倒是讓王爺擔心了。”
司瑾聽木氏說沒事,便也不放在心上,拉著木氏一起賞起了梅花。
要說木氏也是個有才華的,雖然不像花側妃那樣有文采,出口成章,但是偶爾附和司瑾隨口說點對子還是能行了。
再加上木氏說話爽利風趣,和司瑾兩個人說起話來,你來我往的,頗有幾分情投意合,氣氛自然更好。
沈姨娘和楊姨娘兩個人不免淪為了陪襯。
不過這種情況實在是十分的常見,木氏在王府裏麵受寵不適白說的,幾位姨娘在木氏麵前一向沒有什麼爭寵的能力,也已經習慣的這種情況。
沈姨娘在一旁還做得住,楊姨娘卻有些急了,自從進了王府以後,隻有一開始的那段時間,司瑾覺得楊姨娘長得和別人不一樣,有幾分新鮮,對楊姨娘寵了些日子,可楊姨娘畢竟自小生活外落後之地,性子有些偏頗,漢化都說的不是那麼利落。
長時間下來,司瑾覺得沒趣了,就把楊姨娘忘在腦後了 。
因此楊姨娘個把月見不到司瑾是很常見的,尤其是現在府裏麵有三個側妃,鄭雅萱進府又分了一部分寵,楊姨娘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見到司瑾了。
不像是韓姨娘家裏富足有錢,沈姨娘的爹雖然官職小,也不差什麼,這些人都有依仗。可楊姨娘確實孤身一人。沒錢沒勢的,靠得就能有王爺的寵愛。
但凡司瑾對她不上心楊姨娘的日子便不好過,伺候的下人們有所怠慢都沒出說理去,剛剛被王爺誇獎了幾句,楊姨娘心花怒放,想著趁機重新獲寵,沒有想到木氏來了,眨眼間就把自己擠兌的沒了地方。
眼看著司瑾眼裏有沒有自己了。
楊姨娘心裏麵轉著念頭,便想出了一個好法子。
“王爺,妾身看今天天好,外麵也還算是暖和,倒不如我們出去走走,到梅園裏看看,遠遠地看著,就是不如走到近前仔細觀賞有趣味。”
司瑾一想也是,這亭子裏麵賞梅雖然舒適,確實少了幾分意趣,便站了起來,還不忘拉著木氏,
“我們一起到外麵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