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們村的人,我怎麼不認識,別看我這麼大歲數了,可是我的記性非常好,隻要是村裏的,不管是男女好少就沒有我不認識的!”老人有些不相信地看著鄭宇說道。
“大爺,既然這樣,那麼我說個人你肯定知道了!”鄭宇微笑著說道。
“小夥子,你說吧!”老人看了看鄭宇,然後自信地說道。
“大爺,我爺爺是鄭澤仁!”鄭宇還沒有說完,老人就笑著說道:“你就是澤仁大哥那個考上碩士的大孫子小宇啊!多少年沒見竟然長這麼大了,小時候你小子可是經常糾結一群小家夥,到我們家調皮搗蛋爬樹摘果的,那年夏天,你還把我的舢板給搖到海裏去了,那次差點沒把你爺爺奶奶給嚇死了!”
看著麵前這張蒼老的臉有些眼熟,但鄭宇記不得在哪裏見過這個老人:他融合了兩個人的記憶,一些模糊的,浮光掠影的記憶,就難免會變得更模糊,以致分不清楚到底是他的記憶,還是屬於之前“鄭宇”的記憶。
那個老人見鄭宇還在盯著自己的臉看,笑著問她、道:“怎麼,你真認不出我來了?”
鄭宇有些發蒙,他拚命的撿索記憶,但是還是搜尋不到任何關於麵前這個老人的記憶。但是他還是裝作想起來的樣子,笑著說道:“那次回家後,我爸打得我屁股腫的老高,,好幾天不能走路呢!”
“你小子就像你爸,你爸小時候和你一樣的淘氣,弄得整個村子都雞飛狗跳的,怎麼你爸你媽沒有和你一起回來!”老人看了看後排座說道。
“我爸我媽都上班呢!我這不是畢業了嘛!所以過來看看我爺我奶!”鄭宇用手撫了撫眼鏡框說道。
“好了,後麵又來車了,你趕緊回去吧!”老人說完後,就去攔後麵的車了。
鄭宇重新發動車子向村裏開去,村子並不是很大,大約也就二三百戶的規模,現在村子富了,村裏的街道全部都給鋪成了柏油路。而且幾乎家家戶戶都蓋了二三層的別墅樓。不過在村尾山腳下的地方,有著那麼幾戶用石頭砌成,房頂用海草搭成的房子。
鄭宇在開車來的途中,經常能夠看到道路兩旁的村子散落著這樣的海草房子,它的外觀古樸厚拙,極具地方特色的宛如童話世界中草屋的民居。海草房屋頂用特有的海帶草苫成,堆尖如垛,淺褐色中帶著灰白色調,古樸中透著深沉的氣質,在魯東半島近海邊緣,曾經存在著大量這樣的民居村落,這便是當地漁民叫慣了的“海草房”。
海草房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態民居之一。它主要分布在我國魯東半島的近海一帶。海草房的曆史非常的悠久,從從秦、漢至宋、金逐步形成並廣為流傳。到了元、明、清則進入繁榮時期。
鄭宇打著方向盤把車就是停在這山腳下的一處前後各有五間,左右各有三間廂房的一處四合院的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