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順風順水(1 / 1)

三樓大會議室正在開會,主持會議的正是林江市黃塘區城建局分管項目建設的副局長洪清流,除了城建局的有關人員,參加會議的還有設計院、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的人員。

會議主題是對擬黃塘區迎賓大道維修項目路段中的安保設施進行勘察,並是否需要對安保設施進行提升進行評價,評估出需要多少費用。

洪清流喝了一口茶水,清了清嗓子,說:“今天是個短會,邀請大家來,主要目的是對迎賓大道維修項目路段中的安保設施進行勘察、評估,並出一份報告,由工程科組織落實。”

工程科科長王深順著洪清流的話,進一步說:“今天設計、監理、施工各方的負責人都來了哈,我把任務布置一下。勘察、設計工作本周完成,由設計院完成。以文件的形式交給我局工程科許品,監理、施工單位配合設計院完成本次工作。大家都有什麼意見、建議?”

設計院的工程師任辛米說:“設計院這邊沒有意見,我們盡快把勘察設計報告交到許工這裏,如果有協調方麵的問題,麻煩許工、王科幫忙。”

王深、許品點點頭,表示支持。

在場人員都拿筆記著,沒有一人提出異議,畢竟,要完成一項工程,需要設計、監理、施工的共同參與、相互配合。

這也就意味著,這幾家單位都有活幹,有飯吃,高興還來不及,誰還會有什麼意見呢?話說回來,設計、監理、施工幾家單位都得靠著城建局這個財神爺賞飯吃呢。

經過一場大雨,給呂福來的施工單位造成了二十萬損失,呂福來便提出提升迎賓大道維修項目路段中的安保設施。

從呂福來提出方案,由許品到洪清流,再由羅欣指示開會落實,不動聲色地消耗了太許多的行政資源。所以,許品隱隱覺得呂福來提出的方案大概率會成為現實。

一周後,任辛米將勘察設計報告交到了許品手上,許品翻過無關緊要的篇章,直接看結論,果然證實了許品的猜測。

勘察設計報告的結論是,按照標準規範,迎賓大道的相關路段符合增設護欄、護坡、涵洞等安保設施的要求。

許品翻到最後的工程量清單,直接看資金需求量,根據測算,資金需求是四百五十萬元,比呂福來提出的四百萬元又多了五十萬。

總而言之,可以在迎賓大道維修項目路段中增設安保設施,要花四百五十萬元。

麵這個結果,許品腦子裏冒出一個想法:“結果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符合各方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況且,增設安保設施也符合老百姓的利益,這才是重中之重。

於是,許品便把呂福來為了彌補二十萬的損失的初始理由給忘卻了,棄之不提。

許品來到洪清流辦公室,將勘察設計報告放到洪清流麵前,並口頭作了彙報。

洪清流似乎已經預見了報告的內容,沒有表露出一絲意外,甚至沒有進行思考,便給許品布置了一下一步的工作。

洪清流說:“根據財政部門的要求,施工金額在二百萬以上的工程要進行招投標。你準備下一步的招投標工作。“

見許品不為所動,洪清流便補充了一句:“招投標工作又不懂的地方,問下你科長王深。”

許品對招投標工作一無所知,同時也對王深的冷漠充滿了敬畏,便有了畏難感。再一想,反正有洪清流罩著,便是戴著鋼盔爬樹——硬著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