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擺了擺手,讓童子年和禦書房的眾人都先退下,隻留下了嶽王。
“唉”
隻聽皇上重重歎了一口氣,坐回了龍椅。
“皇兄,何事憂愁?如若是洪災的問題,法子已經有了,隻看老天爺什麼時候聽雨了”
嶽王自覺的找了個位置坐下,皇上搖了搖頭,“不,不說修建河道、水利的銀子,就拿現在在鑄造的手槍來說,需要的銀子就不少,這個東西是萬萬不能停工的。
現在各地都需要銀子,還有宮內的開支,朕想盡快與他國多做些交易,以充盈國庫”
嶽王點了點頭,建造東西所要花的銀子都不是小數目,宮內這麼多人還等著混口飯吃,為了民心,又不能過多的征稅,這距離年關還有大半年,這確實難辦。
“今年棉花的產量也就宜人那邊西南方向較多,其餘地方今年宜人剛傳授,至少也得等明年產量才會提高,但我們太初國自己的百姓用棉服的都少之又少。
就算用棉花與他國貿易,銀子也不會增長太多,至少用於修建工程是不夠補缺的”
嶽王皺著眉頭分析皇上叫他此次前來的目的,突然靈光一閃,瞪著眼睛看著高位上的皇兄。
“皇兄…難道是想…提前將槍支進行交易?”
皇上像被嶽王戳中什麼心事一樣,手不停的摸著自己手上的扳指。
“朕是有此打算,但一旦把手槍交給他國,那麼他們就能提早一天研究出來,就算不是一模一樣,但隻要能用於戰場,那就是在給我們邊防的戰士遞刀子”
本是得等到太初國的槍支夠大部分將士使用時,有一定的壓製力後,再決定進行此交易,但現在事出有急…
皇上和嶽王在禦書房沉默了良久,一邊是預防百姓受災,保護百姓,一邊是邊防將士的安危。
“不行,現在不能做,邊防將士要是失利,城中的百姓安危誰來保證?朕今日便去和皇後商量節約各宮用度,直到國庫緩解緊張為止”
嶽王表情並沒有放鬆,因為他知道皇上這隻是緩兵之計,現在在大肆改善民生,需要用銀子的地方太多,這一節約用度,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恢複,隻能先委屈各宮的娘娘們。
“皇兄英明…”至於棉花貿易的問題就是賢王要做的事了。
嶽王不再打擾皇上,退了下去。
皇上便開始繼續批今日的折子,他看了看手中的折子,不禁大怒,重重的拍在了案板上。
殿內眾人全部跪下,蘇德明在一旁喊著皇上息怒,注意龍體,畢竟好久沒見皇上發如此大火了。
本就因為天氣悶熱和庫銀的事心有煩悶,現在還收到宋高華的請辭。
皇上把折子攤開,用手指點了點,“蘇德明,你說,新官上任,就來跟朕請辭,誰給他的膽子?楚凝煙嗎!?!?”
按理說請辭這種事定會引起皇上的不滿,認為官員有二心,嚴重的還會導致身首異處,冒著風險辭職的說辭有二。
第一,年紀大的官員還能請辭說是養老,第二,以生病為借口稱自己重病,皇上會礙於仁德的好名聲也不會發怒。
但宋高華這樣的青年才俊,才上任不到一年就開始提出辭請,難怪惹得皇上發怒,說出去他沒有二心,誰信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