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就很好的利用了他們這種心思,隨他們愛怎麼說怎麼說吧!
“你怎麼現在回來了?是有什麼事兒嗎?”
打牌的幾個人像是中場休息一樣,把牌放下,想跟他聊一聊。
“村長找我回來的,跟我商量一下集資建校的事兒。我也盡我的全力拿一些錢吧,畢竟孩子們的教育最重要。”
這個人對他刮目相看,因為他已經有孩子了。也許是他的孩子成績還好,想著教育能讓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出路。
於是他非常激動的開始講:“楊超就該人家發財,孩子們就是我們的下一代教育就是最好的出路,發了財還能記得教育事業,能回到村裏為我們做貢獻,就非常值得肯定,楊超,別的不說,雖然我沒有錢,但是有什麼需要我幹的活,我一定去!讓我去學校挖坑填土,我都能幹,一定要為我們的下一代打好教育基礎,落後就要挨打,我們必須得讓孩子們活出個樣子來。”
楊超頓時就感覺神清目明!
可以啊,能有這麼明白的家長,也算是孩子的幸運了。
楊超對他豎了豎大拇指:“明天我就去見村長,我一定要讓咱們的孩子從村裏走出去,每一個優秀的孩子都值得去更大的世界看一看。”
喝了點酒,又聽到關於教育的問題,幾個人好像打了雞血一樣,對楊超無比的支持。
他和江濤走在路上,然後很誠心的跟他聊起了自己的事業。
“我爸媽年齡大了,今天回來的時候,我看到我爸一直扶著腰,所以有些活我不想讓他幹了。可是我從零開始,打下了那麼大的一片場地,拱手賣給別人,我又不甘心,我不知道你懂不懂我的意思?”
“懂,我這小賣部就是熬日子的,回頭我去煤廠幫忙幹活。”
“幫忙幹活倒不用,我的意思是……我希望你能加入進來,我給你分一點股,一年到頭除了工資之外,你再分點紅利,你一分錢都不用出,隻要每天去盯著就行,找兩個裝卸貨的工人,找長期工,你來當老板。”
江濤笑得合不攏嘴,之前,楊超一心一意帶著張少華創事業,每日往賓館裏送菜的時候,江濤心裏其實挺不開心的。
但其實楊超自己是思量過的,權衡利弊之後,覺得少華是最合適的。畢竟他自己有蔬菜大棚,還有一輛三輪車,和自己家也是鄰居,所以就關照了他這一年多。
可是隨著種大棚蔬菜的人越來越少,很多人甚至已經開始拆了,所以賓館裏很多菜都有了其他的供貨商。
“也許今年冬天,咱們的蔬菜大棚就要結束了。大家都覺得不賺錢,都停了。可是我已經盡力了,我盡了我最大的努力不讓大家的菜爛在地裏。”
江濤點點頭,他當然懂。因為他當時跟楊超一起去賣菜,就知道他是一個非常重情義的人。他會把賣不完的菜送給那些看起來很可憐的老人。尤其是醫院門口那一帶,常常有些衣不蔽體的老人彎腰駝背的守在醫院門口,楊超會給他們一些紅薯,有時候給一些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