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先生說,婚姻是一座圍城,外邊的人想進去,裏邊的人想出來。一個紮心的事實是,很多人無論是進去還是出來,都是在迷惑當中,並不明白婚姻的真相。這裏分享兩個關於婚姻的故事,相信會給大家一些啟示。
一、輪回顛倒相,孫子娶祖母
古時候有一位得道高僧,一次,他經過一戶人家,正趕上這家辦喜事,張燈結彩,熱鬧非凡。老和尚以神通看到了這一家人往昔的因緣,於是歎息著說了一個偈子:
古古怪,怪怪古,孫子娶祖母。
豬羊炕上坐,六親鍋裏煮。
女食母之肉,子打父皮鼓。
眾生來賀喜,我說真是苦!
老和尚為人們解釋,娶親的這個小夥子小的時候,他的祖母最疼愛他,直到臨終,還念念不忘這個孫子。就因為這個執念,他的祖母死後又投胎為人,在業力的牽引下,陰差陽錯地和自己最執著的孫子結為了夫妻,還要繼續照顧他!這還不算完,那些坐在炕上吃席的親友,前世都是豬羊這些畜生,這一世轉生為人。而鍋裏煮著的雞鴨魚肉,都是這些人前世的六親眷屬!有一個女孩大快朵頤地吃肉,而她吃的那塊肉,竟是自己前世的母親!一個男的在打鼓,鼓麵是牛皮做的,而那頭牛竟然就是他前世的父親!可悲的是,人們完全不了解這些因果關係,反而還在道賀。所以這位老和尚充滿感慨地說:“眾人來賀喜,我說真是苦!”
每次讀這個故事,都覺得有點毛骨悚然。真的就像《楞嚴經》裏所說,人死為羊,羊死為人,冤冤相報,無有休止啊!由此也就不難理解,很多夫妻之間之所以會搞得怨恨叢生,就是因為過去世有業債關係。兒孫也是一樣,總不出報恩、報怨、討債、還債這四種關係。所以古人有這麼一副對聯:夫妻是緣,善緣惡緣,有緣方聚;兒女是債,討債還債,無債不來。
因此,麵對不如意的現狀,比如妻子不賢、兒女不孝,不要總是怪別人,更多反省自己,一切都是自己業力的感召。如果有宿命通的話,看到往世的因緣,相信所有的人都會心平氣和。比如,你的妻子折磨你,你怨天尤人,怎麼也想不通。可是要知道,前世你就是這麼折磨她的,隻不過又經曆了輪回,把前世的事情忘了罷了。現在因緣聚會,人家要討債了,所以在業力的牽引下來折磨你。如果你不願認賬,還是繼續劍拔弩張,那就會結下新的惡緣,將來還會苦上加苦。債還完了,業消了,情況自然就好轉了。所以,佛門中經常說:“作還債想”,並不是無奈時的自我安慰,而是深刻洞察因果之理以後的智慧選擇。
二、福業相當,方為夫婦
《分別功德論》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舍衛城中有一對夫婦,信敬三寶,非常精進。後來婦人早亡,但由於信敬三寶的緣故,死後生到忉利天做了天女,長得非常端正。天女心想:“我長得如此端正,世間哪個男人能配得上我呢?”於是便用天眼觀察她前世的丈夫,發現他已經很老了,而且已經出家做了比丘,經常掃塔。天女就從天上下來,放著光明到其麵前。比丘見了,就問她是什麼因緣。天女回答說:“我是你曾經的妻子,已經托生為天女。天上沒有人適合做我的丈夫,看到你精勤掃塔,將來必定生天,所以希望你將來生天以後,還來做我的丈夫。”比丘聽了,修補塔廟越來越精勤。後來天女又來對他說:你的福報已經超過我了,應當生到兜率天上,我已經無法讓你做我的丈夫了。”比丘聽了以後更加精進,於是證得了阿羅漢果。
這個故事說明一個道理:同業相感。所以在婚姻中,“門當戶對”不僅是外在條件問題,根本上還是各自福報的問題。你是什麼人,就會感召什麼人。想變好嗎?修福!比如有的夫婦,都想壓對方一頭,把對方“拿住”,結果往往是矛盾越積越深。所以也借此機會勸勸這樣的朋友:你的老婆不是不拿你當回事嗎,那你就拚命地去修福,多念佛,多吃素,多放生,多布施,把每天所修的功德回向給自己,也回向給對方,你的福報積累得多了,她自然就會尊重你了。宿業消了,惡緣就變成善緣了,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三、善緣惡緣,都要念佛
前文已經講了,夫婦之間的緣分,有善緣,有惡緣。如果是善緣,夫婦倆情投意合,琴瑟和鳴,一生長相廝守,這固然令人讚歎。可是不要忘了,每個人都是會死的,哪怕你們相守一百年,壽命終盡還是要分離,那時候還是免不了肝腸寸斷,萬般不舍。這就屬於人生八苦中的愛別離苦。如果夫婦之間結的是惡緣,一輩子爭吵不斷,互相折磨,遍體鱗傷,又在怨恨心的驅使下結下新的仇怨,那真是冤冤相報,無有休止。這就屬於人生八苦中的怨憎會苦。
所以,無論是善緣還是惡緣,雙方都要好好念佛。現世可以轉惡緣為善緣,使善緣不斷增上,命終往生極樂世界,在蓮池海會中永作菩提眷屬,這才是究竟的解脫之道!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