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蒙蒙亮,森林裏傳來砰砰的砍伐聲,循著聲音看去,蘇何正在用斧頭把木頭兩端砍出凹槽。
榫卯結構,是她知道的最簡單方便的建房方法,當然隻限於簡單的結構,以前唯一的樂趣,就是下班後的自己搜索一些國外荒野求生的視頻作為睡前讀物,建造的方法已經深深的刻在了蘇何的腦子裏。
地上在四個角分別立上了四根一米左右的柱子,作為牆體和地麵的連接與支撐,然後拖著處理好的木頭圍繞柱子進行固定,蘇何小心的用斧頭削出小小的木釘,在柱子與牆體所用的木頭上鑿出洞,然後把木釘塞進去,這樣雖然麻煩了點,但是房子的結構會更加牢固,要是遇到大暴雪,不至於一下被壓塌了。
早上起來的蘇何往昨天的火堆裏扔了幾個芋頭,這時候扒拉出來吃烤的正好,香噴噴又熱乎乎的,吃完兩個填了下肚子,蘇何又開始繼續造房子。
不到一米的牆高加上挖的地坑深度,足足有將近兩米的高度,活動範圍也增加了,這下蘇何再也不用微微彎曲著身子在裏麵活動了。
牆體建的差不多了,中間高兩邊低,在前麵留出了個門洞的寬度,現有的工具要精準的砍出尺寸還是比較困難,木頭之間難免有些一指寬的縫隙,隻能最後用泥巴糊糊遮一遮。
接下來要建屋頂了,蘇何是打算用木頭建起一個三角形的斜坡,房梁用一根木頭架在中間,兩邊架上一排排的木頭,右邊的木頭正好抵在岩板上,還比較穩固,這個不是很費力,不一會兒就把屋子封上了。
右邊的牆沒有建,隻留了個門檻,蘇何扒掉了原來庇護所的木頭,這些木頭太細,隻能作為簡單的搭建材料,換成新砍的鬆樹把岩板的範圍包了起來,這樣從外觀看起來就是一個斜頂小木屋帶上一個小小的平頂岩板房。
蘇何流著汗站在新屋麵前,咧著個嘴笑。
“還不賴嘛”
建完房子時間才過去大半天,蘇何聞了聞自己一身的汗味,嫌棄的搖了搖頭,把剩下的幾個烤芋頭扒拉著吃完後,決定去河邊洗個小澡。
今天的天氣不錯,太陽高高的掛在天上,溫度比起前兩天略微有點回升,正是洗澡,洗衣服的天氣。
河流離這大概一公裏左右,蘇何帶著背簍從左邊的小路過去,河邊有一片水芋頭還有一些野菜,其實水芋頭的莖也是可以吃的,清炒或者涼拌都很爽口,但是這東西現在沒法保存,隻能偶爾摘一點回來當天吃完。這幾天忙著建房,都沒有去收集物資,等會兒多摘一點存著。
穿過茂密的竹林,就來到了一片平地,再往前走就是一片石頭淺灘,蘇何先去之前發現水芋頭的地方看了下,水芋頭沒辦法移植到營地種植,這種植物隻適合在低窪地,潮濕的水田栽培,蘇何打算這次多挖一點,留著做冬天的補充食物。
蘇何想起來小時候奶奶在河邊看到水芋經常會摘點芋梗回去醃點鹹菜,酸脆開胃,自己就著鹹菜都可以吃兩碗大米飯。想著手就把芋梗也掐了下來整齊的放在一邊,現在還沒有做出合適的陶罐可以醃鹹菜,清炒也是一道不錯的小菜了。
把挖出來的芋頭和處理過的芋梗整齊的放在背簍裏,沿著河邊繼續往前走去,她記得有一塊地方被岩石遮擋著,很適合洗澡。
走了大概幾百米,拐了個彎,一個小型瀑布出現在了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