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對方沒有繼續說的欲望,楊力也不好再追問下去。
製卡師這種職業在東陸十六國很普遍,要成為一名製卡師也很簡單。
普通人經過培訓學習都能基本掌握,隻要再通過星協的技能考核,就能正式登記注冊了。
注冊過後就是初段製卡師,目前星協製定的等階體係中,最高段位為十段。要提升等階,就需要參加一年一度的製卡師升段考試。
星卡在平時生活、生產中使用廣泛,幾乎無處不在,製卡師自然就成了最熱門的職業。
東陸十六國中,光大淵獻一國,登記在冊的製卡師就超過五十萬。
不過,雖然製卡師入門很簡單,但是想要精通也是非常困難的。
天賦和努力缺一不可,當然也還需要一定的經濟實力,畢竟製卡的材料也是一筆不菲的支出。
段位之間的差別很大,就像大淵獻的五十萬注冊製卡師裏,98%都隻是一段而已。
每年的製卡師升段考試,通過率都不足萬分之一。
那麼像何德安這樣的十段製卡師,整個東陸十六國都不會超過100個。
段位的高低最直觀的差別就是製作的星卡質量的差異,段位越高的製卡師製作的星卡必定質量越好、功能更強大。
比如先前楊力製作的照明卡,換作是何德安,最起碼照明時間上就會提高一倍以上。
當然,實際上楊力的製卡水平是很低的,倒不是因為天賦不足,而是在來到煎茶鎮之前都沒有經過係統的學習和訓練。
還是奉家大少爺的時候,在星魂學院都是以覺醒命運之靈為目標,是奔著禦靈使的方向而去。
製卡對於他們這種星魂少年來說,隻是雜藝。
他也是因為第二次覺醒失敗,離開奉家繼承了“外公”的製卡店,才開始鑽研製卡師的技術。
隻能說是誌向不同。
不過他倒也對何德安的“特殊技術”沒有特別的探知欲望。
畢竟現在他自己已經是覺醒者了,還是星漢大陸曆史中從未有過記載的第三次覺醒成功者。
呃…雖然覺醒的命運卡是最低等級的白色。
但,這不重要!覺醒了命運之靈的製卡師已經是另一個維度了——星鑒師。
因為有了“星力”,才能製作和使用更加強大的競爭級和戰爭級的戰卡。
隻不過楊力覺醒的命運卡是最低等級的白卡,也就意味著他這一輩子都可能無法達到大師級星鑒師的水平。
根據前人的經驗總結:命運卡的等階決定著它能承載星力的多少,製作四星級以上的星卡,星力的需求呈量級的遞增。
於是就有了星鑒師的等階劃分。
分為初級、中級、高級、大師、宗師、聖尊級。
初、中、高級的星鑒師可以通過構紋的精細程度和材料的選配來決定星卡的品級。
但四星級以上的星卡就完全是星力的展釋了,它們蘊含巨大的能量,自然就需要更多的星力。
而楊力的白色命運卡所能承載的星力,五星級星卡就是極限。
當然,即便是最低等階的初級星鑒師,也不是十段製卡師能比的。
所以對何德安所說的,楊力僅僅是停留在好奇的層麵。
覺醒者的命運之靈各不相同,覺醒了命運卡的禦靈使就有了分支,如果是不善於戰鬥的命運之靈就會轉向專門製卡的星鑒師。
但也不是說星鑒師不能戰鬥,隻是他們主要是依靠星卡,星卡的強度決定著他們的能力。
而戰鬥型禦靈使,他們禦使靈獸、英靈或者器靈進行戰鬥,靠命運之靈來強化自身,同時也可以用星卡來輔助戰鬥。
兩者都一樣,都是通過命運卡的等階來劃分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