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這樣的話就是大工程了,花費自然也是不菲的。
還好現在百味軒開業了,每天都在源源不斷的給丹寶兒創造營收,不然還真沒錢從百寶閣買東西了呢。
這次丹寶兒也是同樣的打算,自己家的裝修所需的建材還是先從百寶閣購買,然後全部都弄好了之後,推廣給這個時代的百姓的時候。
有現成的材料更好,沒有的話,就建一批工廠,專門造這些裝修建材,這樣的話,還能給地裏刨食的百姓們多一份收入。
寶兒想好了,以後都是這樣以點帶麵的形式,這樣的話可以輻射的範圍更廣。
如果一開始就推廣,大家肯定也是無法接受,但是如果丹家這邊嚐試成功了,她相信,自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爭相模仿。
就說百味軒,短短幾日的功夫,這五湖鎮就有幾家飯館和酒樓開始模仿了。
模仿服務方式,模仿菜品,甚至是一些裝修風格都有在模仿的。
順子當時過來給寶兒彙報這些事情的時候,氣的眼眶都泛紅了。這些模仿的太可惡了。
後來還是寶兒寬慰順子,給他解釋道,這本來就是會出現的一種情況,寶兒早就預料到了,而且她也不反感大家模仿。
她想要的是更多的人能吃到不同的美食,更多消費者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服務,單純憑借她自己的力量很難做到。
雖然很多人模仿,但是百味軒的名氣已經打出去了。
寶兒聽到順子說就連其他府城都有人過來專門到百味軒吃飯之後,也是開心的不得了。
周煜本來就打算在別的城鎮多開幾家分店,看來這個計劃可以提上日程了。
雖然眾多模仿的,但是百姓們最認可的還是百味軒,畢竟這可是鼻祖。
重點是百味軒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推出一批新的菜品,現在那些鄉紳富豪,都在攀比誰是百味軒的白銀會員,誰又是百味軒的黃金會員。
這就夠了,丹寶兒心想。
百味軒在有條不紊的發展,丹清柏和周煜那邊看了不少農莊,都不太合適,要麼太小,要麼地址不太好,要麼水源不行,總歸還沒定下來。
周煜想著,實在不行,就不找現成的農莊了,幹脆找個合適的地界,看著合適的話,就去縣衙找縣令把這一塊地批下來。
當周煜把這個想法告訴丹寶兒的時候,丹寶兒想了想,要是真的找不到合適的話,這未嚐不是一種辦法。
經過這段時間的測量和設計,修繕府邸的方案終於定下來了。
丹寶兒央求自家娘親幫她去算一個良辰吉日,就準備開土動工了。
蘇合香算完回來告訴寶兒,十一月二十九就是個好日子,宜動土。
丹寶兒想,這不就還有三天嗎,於是抓緊安排大哥丹清鬆去找合適的裝修隊,主要是這眼見著溫度就降下來了,再不動工,也要來不及了。
可是,丹清鬆活了這十幾年,還真不知道去哪裏找裝修隊,也沒聽說過百姓們蓋房子還請裝修隊的呀,大家都是鄉裏鄉親的互相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