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威震逍遙津,孫權痛失十萬軍(1 / 2)

建業城下,孫權命令呂蒙、甘寧為前鋒,蔣欽、潘璋為後軍,周泰、陳武、董襲、徐盛為後軍。引兵十萬,直取徐州;本來呂蒙是打算留守後方的,無奈孫權不同意,執意讓呂蒙出征,又安排程普、黃蓋、韓當在各處鎮守,隻好作罷

“唉!希望不要被打的太慘”

呂蒙、甘寧率軍渡江,不到一日便攻取和州城,抵達皖城。皖城太守朱光急忙差人向合肥求救,一麵固守城池,堅守不出。孫權親自到城下查看時,又被箭雨射中暉蓋。於是孫權回到營寨問眾將說:“如何取得皖城?”徐盛道:“可以豎雲梯、造虹橋,居高臨下而攻之。”董襲補充道:“我們可以讓軍士築起土山然後再攻之。”孫權聽後又問呂蒙,呂蒙心中暗暗道:“幸好我以前熟讀曆史當了曆史老師,不然今天就丟人了。”於是呂蒙便對孫權道:“兩位將軍的辦法雖然好,但是費時費力,如果張遼領合肥救兵一到,我們就不好說了。不如趁我軍初到,士氣方銳,正可乘此銳氣,奮力攻擊。來日平明進兵,午末時便可破城。”孫權聽從呂蒙安排,次日五更剛剛吃完早飯,孫權便指揮大軍三路齊進。城上箭如雨下,巨石、滾木如潮水般湧了下來,吳軍損傷慘重,但也鑿開城牆,殺出一條血路;士卒一擁而上,亂刀砍死朱光,餘者皆降。剛剛中午便得了皖城。張遼引軍才走到一半,就聽說皖城已失,隻好回兵退守合肥。

孫權拿下皖城心中大喜,於是整合三軍進取合肥,第二日傍晚便到合肥城下;十萬大軍在城外列陣,浩浩蕩蕩的向合肥殺來,此時合肥守軍隻有七千人,再加上張遼、李典、樂進三人速來不和,一時間人心惶惶;張遼於是對李典、樂進道:“今日敵寇犯邊,我等應該奮力應敵,以國家社稷為重,不能因私而廢公事啊。”

聽得此話,李典、樂進憤然起身,怒道:“公此言豈不是要陷我於不義,將軍如此,我們二人豈敢因私怨而忘公事乎?原聽指揮。”

張遼大喜道:“遼有二位兄長相助,紫髯小兒今日必敗之”

聽張遼此話,李典、樂進趕忙問到:“將軍可有破敵良策?”

張遼道:“江東水軍雖勇,但是陸軍並不強,今孫權令十萬水軍舍棄戰船來陸地攻我合肥,豈不是脖子送到閘刀下—自己找死嗎?破敵十萬,我隻需八百精兵,挫其銳氣,必定生擒江東鼠輩。”

於是張遼連夜在七千人中募選八百名死士,又命連殺數頭耕牛,開剝牛肉,將牛肉賞賜給這八百名勇士,準備明天的大戰。

第二天清晨,太陽剛剛升起,張遼率領八百勇士披甲持戟,親自先登,直衝吳軍營地,僅數個呼吸之間,張遼已經親自斬殺數十名東吳士卒和兩名吳軍將領。張遼持戟對吳軍喊到:“江東鼠輩,你爺爺張遼在此,不怕死的就上前一步。”後方呂蒙聽到張遼喊話,眉頭微微一皺,悄悄退到眾人身後;而東吳軍隊也被張遼神勇嚇到,十萬大軍一潰即散,紛紛丟盔棄甲,向後方逃竄;孫權一時間大驚失色,周圍的東吳諸將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於是便逃向一座較高的山坡,孫權的衛隊手持長矛防止魏軍衝上來。張遼在山腳下對孫權喊到:“紫髯小兒、碧眼鼠輩,有種的下來與你張爺爺決一死戰!”孫權不敢有所舉動,東吳將士也不知所措。在後麵觀戰的呂蒙看到這幅場景,不由的感歎道:“張遼之勇,震鑠古今。”

就在此時,東吳大將陳武、宋謙、徐盛率領部下前來支援孫權,張遼又率軍迎戰,東吳之軍怎可與張遼匹敵,不稍片刻,便擊退孫權支援,斬殺陳武,宋謙、徐盛重傷後退,暉下士卒死傷無數次;潘璋這時正好在他們後麵,便馳馬上前,斬殺了宋謙、徐盛兩人後退的士兵,原本後退的吳軍看到這種情況,盡皆回到自己崗位上死戰。而這時孫權緩過神來,看到張遼兵少,於是調集軍隊把張遼的軍隊圍了起來,圍遼數重;張遼臨危不亂,率領部下左右衝擊,帶領數十人衝出包圍圈。這時還被困在吳軍中數百名勇士大聲呼喊:“將軍要舍棄我們嗎?”由於剩下的將士還有很多,餘眾的呼喊聲很大,被不遠處的張遼聽到。於是張遼帶領突破重圍的數十人再度殺入重圍,戰至中午,終於救出被困的數百人。於是張遼領著數百人朝合肥城走去,東吳將士士氣全無目視張遼離去皆不敢阻攔,走至一半,張遼突然回頭,持戟欲再戰,東吳將士瞬間魂飛魄散,急忙向後方潰逃,張遼率軍追擊,大獲全勝,俘斬近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