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這是個好的(1 / 2)

距離妹妹被摔已經過去一年多了,這一年裏,我喝羊奶喝的圓頭圓腦的,再剃個光頭,出去村裏人都叫我假小子,一看就是個男娃,然後必定要附加一句話,要真的是個男娃就好了。

舅婆快80歲的人,那位小腳老太太尋遍十裏八鄉找到了一個生男娃的土方,托我舅給我媽送來。

舅婆家在鄉鎮上,我家在偏

遠山區,按理說我媽不可能嫁給我爸。長大了問我媽才知道她的身世也是複雜的很。原來是舅爺沒了妻子,隻留下了一個兒子(我大舅),剛好舅婆沒了丈夫,也隻留下了一個兒子(我二舅)。在媒人的撮合下他倆就一起過日子了,先後生了我媽,我大姨,我小姨。舅爺長的高大帥氣,還聽話會幹活,舅婆長的清秀嬌小,處事卻細心有章法,一家子的日子過的不算紅紅火火,也是和諧有加了。奈何我大舅很快到了結婚的年紀,那時候老婆難討,給我大舅說的那家長輩非要老兩口一家一個,以後各過各,不然就不嫁。觸龍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兩個舅舅以後肯定是要分家的,為了孩子們的以後,老兩口也隻能分開,我媽和我大姨因為已經大一點懂事了,就想給我舅爺養,我舅婆壓力也小一點,可是我大舅的嶽家就是不同意,最後好說歹說,就同意我媽分到我大舅家了。從此她就吃上了兩家飯,一家在她們村的這頭,一家在她們村的那頭。

我媽快到17歲的時候,舅爺的身體已經慢慢變差了。他總怕我媽還沒出嫁他就沒了,就托人相看,後來就選了我爸,其實我爸那時候是真窮,不過我舅爺覺得山裏人實誠,就把我媽嫁了,他也了卻一樁心願。可是他沒想到的是我媽會一胎一胎的生閨女,他心疼閨女,但是在那個時代的縮影下他也無可奈何,隻能滿懷擔憂。在我媽懷五姐姐的時候,這個操勞了一生的老人就去世了。我媽挺著大肚子哭的肝腸寸斷,終究是未能得見最後一麵。

舅爺去世後舅婆就更加關心我媽了,她總覺得虧欠我媽,沒有好好的把她養大,才讓她受這無邊無盡的生育之苦。求神拜佛終究也隻是徒勞,第一次求了一個方子,那次我媽確實懷的男胎,不過意外流了。時隔多年,眼看我母親生不了兒子,年過古稀的她拄著拐杖又求了一個方子,說是靈的不得了。

我母親看到舅舅送來的方子,一邊心酸自己沒有生下兒子,一邊愧疚自己實在不孝,讓老母親這把年紀了還為自己如此操勞。送走了舅舅後,她雖然已經不相信自己還能生兒子了,但是老母親的一腔愛女之情依然讓她紅了眼眶。想著沒用就沒用吧,她總不能辜負了母親的良苦用心,再或者,有那麼萬分之一的可能性,有用呢?

時光如白駒過隙,沒過幾個月,我就知道我媽肚子裏懷了個小寶貝,不過大家表現的都很平靜,除了給予母親更多的關心便沒有別的了。

一天早上醒來,迷迷糊糊的聽見屋簷上的雨滴,正起勁地拍打著廊台(屋子前麵的一麵台階,有高有矮,起防止房屋潮濕的作用),混合著淅淅瀝瀝的雨聲,仿佛在演奏一場交響樂。閉著眼睛問爺爺:“爺,外邊是不是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