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一個魚塘孕養不了巨龍隻能養些魚蝦。隻有把自己修成大海一般的淵博,才能裝的下巨龍,能處上也能融下。
什麼樣的境界就接觸什麼樣的事物,要想看上麵的風景,接觸更高層境界的人,就必須努力往上修,因為相同頻道的人才能融入的來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能裝的下才能融的入境。這些不是靠嘴說,修道法財侶地不可缺,真高境界的人不會連飯都吃不上靠人供奉,因為相比這些我們更怕因果,所以不會少取一分,但更不會多取一毫,所以我們更喜歡自食其力。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把小水塘修成大海才能裝的下更多。直至大海裝不下了便化成浩瀚宇宙,後裝不下,歸墟,化無。
一個好老師,能指引你向上讓你進步。
一個心術不正的老師會將你帶入深不見底的深淵中去。
當你跟一位老師一段時間後,是否是讓自己學到了智慧,讓自己懂得了控製自己的欲望,改變了以往的思維讓自己充滿正氣。
還是繼續無變化無進步,甚至在無形中讓自己充滿了貪嗔癡。
你可以追求道法,追求境界,但這一切都是為了改變自己,讓自己過的更好。
反之,如果得了一定“能力”與“境界”後你的運勢、你的健康、你的家庭依舊無任何好的變化,甚至是拖累了自己,那你需要用自己的智慧來判斷與思考了。
佛說,多即是一,一即是多。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不要被眼前的幻象執迷住,其實都是假的,隻要你誠心悔過,就行了。
多即是一,一即是多。
隻要你是真心,就行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隻要你是真心,那麼,可以把真心分無數
真心學道,真心學佛,真心修行,真心請教,真心待人,真心悔過,真心的祝福,,,,,
內外如一,修得真,是為真人。
這才是大慈大悲
是極是極,要度化眾生,然後要以一念勝萬念,以無念勝有念,從真心,到返璞歸真,是為舍棄,到功參造化
妙極妙極,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從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到萬物歸一。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從散,到聚,執一點真,破世間迷幻。
修道十要
孝、悌、誠、信、剛
柔、和、靜、虛、靈
修道五十關
色欲關 恩愛關 榮貴關 財利關,窮困關 傲氣關 瞋恨關 懶惰關,妄想關 懦弱關 退誌關……
心先向道才能遇道,遇道時刻守之修道,方能住在道中,身在道中不離道。
其實入靜沒有那麼難,把雜念拋開,做一件事就想著一件事,腦裏不要天馬行空,三心二意。
吃飯要安心吃,安心睡覺,專心做事,開心玩。
人的衰老從經絡不通開始:“萬病之源源於血 , 百病之由由於氣 。經絡通百病消,血液清顏如玉”
中醫上講:“ 氣不足則血不暢 ,血不暢則水不流,水不流則毒不排”。明體達用,以毉弘道。
《易經》十二消息卦告訴我們,人16歲腎氣最旺,元氣鼎盛,屬純陽之體,為乾陽。
以後內傷七情,外感六淫,勞心勞力,元氣消減,每8年減一陽,到64歲,一般人的先天元氣即消耗殆盡,僅依靠飲食維持生命,自然易致衰老
病分三種,一是實病,二是邪病與實病一起,三是完全的邪病。
前一個必須就醫,看醫生,邪病與實病一起則需要先把邪氣去除在配合就醫見效才快。後者完全邪病,虛病就必須用道法來祛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