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托孤1(2 / 2)

馬克夫也知道大清帝國參戰一大半是為了自己,碰了幾次軟釘子之後,就自覺沒意思,不再打擾王韜他們了。

鹹豐調整了一個坐姿,使自己更舒服一些,對王韜道:“國內的情形怎麼樣。戰略物資從現在開始要嚴格管製,絕不允許商家隨意對外出口戰略物資。還有全國的總動員也要做起來。戰爭一旦打起,兵員的傷亡是在所難免的,兵力的被充要及時。“

“這個臣早就已經安排下去了,陛下不用擔心。這些天陛下勞累太過。也該休息一下了。留下的事情,就讓臣子們代勞吧?“王韜應道。

他看到了鹹豐今天的不尋常,平常這些事情,鹹豐安排下去了,就不會再多加過問的。可是今天,他卻格外的話多,所有事情都是他自己前些天安排好了的,現在卻又重新提起來。像是生怕自己忘了一般。

鹹豐望了一眼王韜,看懂了眼中的疑惑,不由苦笑一聲道:“朕老了,也開始婆婆媽媽起來了。王卿,朕是不放心啊。朕的天命不久,總得把下麵的事情都好好安排一翻,才能安心!“

“陛下.“王韜不由動容地站了起來。接下來的話,卻又不知道怎麼開口。

鹹豐揮了揮手道:“沒事。王卿,你執掌內閣也有些年頭了。依你看這大清在朕百年之後,是否到了實現共和體製的時候?“

鹹豐的意外之語讓王韜頗感傷情。從前,在鹹豐身體還好的時候,沒有人認為鹹豐會在這個時候,會突然離開人世。但是現在現實卻已經擺到了麵前。他終於知道為什麼鹹豐這麼急切地找他了。

是啊,帝國發展了十幾年,現在日漸壯大,民智也開化了許多。不再像以前那般頑固不化,死抱著“天朝上國“的可笑思想生活在愚昧當中了。可是現在的帝國雖然看似強大,其中卻還有許多的隱患在裏麵。共和不共和,王韜也覺得有些難了。

按照大清新憲法來看,鹹豐之後,皇室便從此退出政治舞台,以帝國象征的形勢出現在公眾的麵前。可是現在局勢遠沒有達到自己預見的那樣好,鹹豐卻已經無法再支撐下去了。帝國還需要一位強權的君主來為了帝國的發展保架護航。

王韜沉思了許久之後,才緩緩說道:“陛下,依臣之意,若再過十年,帝國完全可以過渡到共和體製之下,但是現在,恕臣直言,皇室還不宜退出政治中心,但是皇位繼承之人,卻還需要慎重考慮一翻才。若沒有如陛下一般的果決之性,怕是難當大任的。“

他的話很明確。做為一個幾乎是從廢虛上中興起來的帝國,在接下來的發展之中,完全還需要一位強勢的君主,以鹹豐那樣的鐵血手腕,鎮住四方,為改革保架護航。而以載國那樣不夠果斷的性格,很難繼承鹹豐的誌向。

對於自己的兒子,鹹豐怎麼會不知道。王韜的話,他也有幾分理解,但是眾多兒女當中,他雖從小就培養了慈安,但是這個孩子,長大之後,卻對皇位失去的興趣。而在其餘的子女當中,就屬載國還堪是可造之才。剩下的一幫子子女,雖不是鬥雞走馬之輩,卻都是心不在國事的人。

他無奈地搖了搖頭,對王韜道:“王卿所言,朕也明白,但是載國這孩子,還是能夠造就的。在戰場多磨練一翻,也許便可激發他的潛力了。若是還不能,那王卿按憲法所定之事去實行吧!“

“是--!“王韜退了一步,低頭道。

鹹豐這是在拖孤,王韜漸漸地感到肩頭的擔子又重了一些,不禁頓感渾身都沉重了起來。鹹豐閉眼假睡了一會,也沒叫王韜退下,直等到感覺心中那股難忍的咳意漸漸沉退了,才又睜開眼道:“打仗的事情,就交給石達開那一幫子軍人去處理吧。你抓緊時間將內政重新整理一下,把接下來的事情都做出個計劃來,也不至於到時候手忙腳亂的。還有,讓軍部發電,召載國回京吧!“

王韜應了聲,鹹豐揮了揮手,讓他退下去。他才慢慢退出了屋子。鹹豐待王韜走了之後,在床上攢了攢勁頭,覺得身體的力量恢複了一些,才從床上爬起來,對著屋外大聲道:“來說,準備起架,朕要出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