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大清在起義之中被太平天國推翻,而琉球又一直以大清的臣屬自居的話,那麼今後太平天國得了大清天下,對琉球一直支持大清會不會有怨言,因此遷怒於琉球呢?這是琉球尚忠王一直擔心的問題。因此,從此之後,琉球再不與大清朝廷聯係,想想靜靜等待太平天國起義的最終結果,然後再次向新的中國政權稱臣納貢。
可是尚忠王失算了,大清不但沒有被太平天國滅亡,反而從此更加強大,連強大的洋人都被大清打跑了,而且現在更是打到了人家的地盤上。大清的強大是尚禮真實體會到的,他不得不為自己的父王的過於小心,而感到傷心。
但不管如何,大清的強大對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琉球來說,卻是一個天大的好事。尚禮在蘇州暗中了解了當今天子--鹹豐皇帝的性格脾性之後,才敢前往北京,來向大清請求救兵。
尚禮帶著一些落莫,一些感動,向鹹豐哭訴了整件事情的全部過程。他對於鹹豐的和善感到自己的父王真的很不應該,在大清最需幫助的時候,對選擇了退而觀火,辜負了大清一直以來對琉球的幫助與保護。
“陛下,小民父王有罪,但還請天朝看在琉球十數萬姓,一直心向天朝的份上,發兵救援我琉球百姓於水火啊!“尚禮臉帶愧色地道。
鹹豐默然,他現在才知道這其中還有這些為他所不知的事情,太平天國的起義,居然影響到了琉球的態度。琉球有今天的有不幸,雖然有尚忠王自己的自私自所引起,但琉球太弱了,在那個時候選擇自保也是無可厚非的。
他拍了拍尚禮的肩膀,微笑道:“過去的事情,世子就不用再提了。尚忠王雖然在大清需要支持的時候選擇自保,但也是為琉球十幾萬百姓著想。朕並不怪他。單憑其至始至終都心向華夏,但可為其免罪了。“
“陛下.“尚禮無言以對,感動地再次要下跪謝過鹹豐的恩德。
對於尚忠的選擇,鹹豐不會怪罪。在他來說,尚忠王無論選擇大清還是太平天國,隻要他心裏一直想的都是向中國稱臣,那這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計。他看著感動地涕淚橫流的尚禮,微笑道:“世子放心,大清是琉球的宗主。現在琉球有難,大清必不會袖手旁觀的。屈屈倭奴,朕還不放在眼裏。“
這時,禦書門外傳來宣傳之聲。事先便預料到琉球世子來大清,可能琉球出了大事的王韜一臉焦急地率先走在前頭,他身後是一臉鎮定的陸軍總長石達開,發以及其餘的幾位內閣大臣。
“臣等對見皇上!“來到大殿內,群臣轟然道。
“不知道皇上急召臣等前來,有何要事商量?“王韜第一個站出來問道。
他看了一眼仍自暗暗抽泣的琉球世子尚禮,心中又肯定了三分。聽圖先給他的傳話是的口氣,此次鹹豐對於至琉球的事情很重視。雖然現在大清急需平靜的環境休養生息,以圖快速自強。但是他知道鹹豐平時雖然平和,但是一旦他做了決定,任何人都無法改變。
鹹豐麵對群臣,點了點頭,“嗯“了一聲,然後他向王韜道:“倭奴想要覆亡我大清的屬國琉球,如今琉球尚忠王已死於倭人之手,“他轉頭麵對尚禮接道,“這位是琉球世子尚禮,這次前來大清,是來向大清求援,驅除倭人的。“
他這一說,頓時令所有的內閣大臣轟然動容。沒有想到小小的一個島國,現在居然敢向大清動手了,難道是活的不耐煩了?或者另有陰謀?群臣交頭接耳商議了起來。此時石達開憤然出列拱手向鹹豐道:“皇上,末將覺得,倭奴雖小,對我大清之患卻是甚大,此次倭奴興起戰端,我大清豈能袖手,末將堅決主張皇上兵討伐,以振群宵!“
他中氣十足,一句話,振得整個在殿都安靜了下來。鹹豐讚賞地望了一眼石達開道:“石達開果然不愧為了大清的陸軍總長。朕此次召諸位愛卿前來,也正有此議。隻是琉球距大清遠而距日本近。如今為患者隻不過其一小小諸侯而已。若隻是將其驅走,終是我大清之隱患,難以根台,因此朕召諸位前來,是要商討一個對策,看如何能將此患,徹底根除!“
說完,鹹豐拳掌相擊,目光陰冷地望向外麵。原本鹹豐還沒打算立即對日本動後的,但是現在薩摩藩送上這樣一個絕佳的借口來給他,他怎麼能“辜負“島津久光的“良苦用心“?“小鬼子啊小鬼子,是你自己送上門來的,可不要怪朕太心急哦--!“鹹豐在心底暗自想著。